威海四中开展历史学科校际研讨活动 | |||||||||
|
|||||||||
为进一步推进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历史学科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5月11日上午,威海四中举行历史学科校际研讨活动,威海四中历史组全体教师、威海二中高一历史组、大光华国际学校历史组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活动以“潜心耕耘,行稳致远”为主题,分两个环节。首先是“同课异构”——集体备课展示。两校高一历史代表教师就《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分别阐述了本课的构建理念。威海四中姜腾老师从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叙写、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几个角度进行阐述,并提出“重学情 重基础”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威海二中毕英杰老师从课标解读、教材知识梳理、学情分析、学习目标确立、史料选择、评价设计进行阐述,并注重知识的整体归纳与梳理。两位老师思路清晰,备课各有特色,但都注重落实核心素养,并将其与“四史”教育、家国情怀紧密结合,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接着是“集思广益”——经验分享交流。两校备课组长就各自学校的备课流程进行了分享、交流。李静贤老师就威海四中历史集体备课的理念、要求、流程、细节进行了分享,提出了备课应遵循的“五个五工程”意识。杨琨老师则提到威海二中历史集体备课的理念,体现在目标制定、教材学情、习题选取、作业批改、月考考查等方面。此外三校历史教师还就目前学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共同讨论应对策略。最终一致认为:要基于学情,着眼于夯实学生的基础,稳扎稳打,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本次校际教研活动同样立足常态教学,坚守“精准、规范”的原则,通过“开门做教研”的方式,群智群力、互助共享。威海二中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守护教育初心,加强交流协作,推进学校历史教研能力更上一个台阶。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