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建设教研责任区提升区域学前教育质量 | |||||||||
|
|||||||||
自2018年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环翠区在教研责任区建设上进一步创新机制、强化保障、构建平台,进行了系列探索。2019年4月威海市规划课题《建设教研责任区提升区域学前教育质量的实践研究》立项。2019年5月我区望岛幼儿园戚巧园长以《优势带动,共烹特色发展之小鲜》为题,在威海市幼儿园教研指导责任区经验交流活动中作典型经验交流。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推进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建设的实践探索》发表在山东教育杂志上。 一、创新机制,构建“1234”教研责任区工作模式 (一)一张网络,夯实工作基础 整合学区、教研责任区、督学责任区职能,实行“三区一体化”管理。以省级十佳园和省级示范园为核心,确立并形成1个区级中心组、2大教研共同体重统筹引领、7大教研责任区重业务指导、X个幼儿园教研组重问题解决的“1+7+X”三级联动教研指导网络,为有效开展教研责任区工作提供良好的组织保证。 (二)两项评价,提升实施质量 一是加强教研责任区经验交流。通过园长大讲堂每年进行一次园本课程亮点经验分享,将龙头园的发展和责任园的进步紧密捆绑,实现区域内先进理念与经验做法共同分享、教育教学与管理共同提高的目的。二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从龙头园和责任园两方面,按照教研机制建设、日常考核、年终考核三部分内容,进行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综合评估。 (三)三项保障,强化制度管理 一是制度保障。各教研责任区根据责任区内园所发展实际,制定各具特色的教研责任区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二是流程保障。教研指导责任区工作开展按照每年列出一个计划、建好一支骨干研训队伍、制订好一个教研方案、连续研究一个问题、提交一项教研成果的方式进行。每学期开展一次全区大教研进行目标引领、每月开展一次教研责任区教研落实具体措施,每周开展一次园本教研进行实践反馈,不定期开展责任区内的专题或者专项教研活动。三是经济保障。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教研责任区建设、四名工程培养,专家入园指导等。其中教研责任区教师培训专项经费30万/年,评为优秀的教研责任区奖励2万/年,推动教研责任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四个工程,规范队伍建设 全面启动四个工程。即阳光工程--全面推进教师师德建设;书香工程--启动师幼大阅读活动;双优工程--培养市域名师名园长;优育工程--全面提升保育员专业素养。 根据教师实际需求和情况对接培训机构,使培训做到抓住要害,让培训内容更具针对性;通过定计划、压担子、搭平台积极创造条件,依托教研责任区开展示范教研、经验分享、课例研讨等活动,使培训方式更有实践性;以名园跟岗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专家引领与共同体互助成长相结合、优质课展评和游戏观摩研讨相结合,突出培训内容的专业性和系统性。 二、围绕主题,拓宽教研范围和内容 教研责任区研究内容以全区学前教育改革工作重点和园本发展实际问题为教研工作总目标,通过师德修养、幼儿研究与支持、幼儿保育与教育、教师学习与发展四个模块将教研内容版块化。形成尊重不同类型、等级幼儿园差异,切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的教研内容和模式。在开展过程中,一是坚持“抓规范”,通过《环翠区幼儿园一日活动规范流程操作手册》,重实操、除隐患、求质量。二是突出“全过程”,每次教研活动有通知、有方案、有签到、有记录、有汇报、有课件、有宣传、有总结,让每一次教研活动预期成果、进行效果、呈现结果看的见。 三、稳步推进,凸显教研责任区工作成效 “1+7+X”三级教研指导网络的建立,一是帮助幼儿园理清办园思路,通过园长大讲堂、经验交流,定向帮扶等,指导幼儿园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分解年度需达成目标,并通过督导等跟进目标完成情况。二是助力幼儿园规范管理,帮助各类幼儿园不断建章立制,抓实抓细,做到各项工作有标准、有流程、有机制。三是引领幼儿园特色发展,以“一园一品”特色建设为总抓手,按照培育优势项目—引领整体工作—提升办园品质的路径,挖掘内涵,提炼特色,全区涌现出一批特色幼儿园,彰显出幼儿园内涵发展的勃勃生机。 下一步环翠区将以此为契机,通过责任区工作常态化、研训内容体系化、活动竞赛制度化,推动形成“核心教研组引领、教研责任区保障、园本研训带动”的环翠区学前教育内涵发展新常态。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