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十年巡礼>>幼儿园风采>>游戏开展
秘奥乐园 乐享成长——高新区第一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经验材料
发布日期:2021-04-29 10:38 信息来源:威海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户外环境是保障幼儿户外活动质量的基本物质基础,也是幼儿园课程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一幼在游戏实验园的建设中不断摸索户外环境的改造和创新方法,通过系列改造,努力创设一个孩子们喜欢并适合与孩子发展的游戏环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幼儿要“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因此幼儿园要创造机会让孩子们亲近自然。触碰泥土的柔软,闻到花的芳香,倾听鸟鸣虫语,感受大自然带来的美。让幼儿与大自然建立连接,在大自然中享受游戏的快乐。现在每一所幼儿园户外,都有一个孩子们专属的成长乐园,一幼的户外乐园,孩子们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秘奥乐园”。因为这里,保留了一块原生态的无硬化自然空间,孩子们可以自由玩耍,探索奥秘,释放天性。

一、 环创征集令,等你来参与

“秘奥乐园”的来源? 2010年12月幼儿园开始做相关的前期工作,为了更加让家长理解孩子的游戏,尊重孩子们的游戏意愿,老师和孩子们共同探讨了孩子们喜欢的幼儿户外游戏环境是什么样的?

并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现场查看户外环境状况,向家长讲解幼儿园的户外游戏理念,发动参与设计,让每一个一幼的孩子和家长都成为参与环境创设一份子。当家长接到邀请后参与热情似火,他们带着测量工具,实地勘测,和园长,老师交流自己的创意和改造方法。

二、创意来袭,点赞不停

幼儿园的户外环境要服务的主要对象是3-6岁的幼儿,所以遵循幼儿的特点和兴趣需要是我们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最关键的立足点。这么多的亲子创意设计,哪些是孩子们喜欢的呢?我们将亲子的设计图进行装裱后,在幼儿园进行了一次“奥秘空间设计大赛”,将决定权教给孩子们。自主探索、无限畅玩、野趣横生作为本次设计大赛的主要目标,幼儿以投票的形式进行,最后哪一幅作品获得的票数最多,就获胜。孩子们都在激烈的谈论着,发现亮点,积极投票,每一位小朋友都将自己手里的小红花送给了自己心中理想的秘奥乐园。这个过程中不仅仅孩子,连老师们都学习到了很多,每位老师都认真的学习家长们的无限创意,在学习的同时也开阔了自己的思路。

大赛结束后,幼儿园将小朋友们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进行了颁奖仪式,给他们颁发了小奖状给予鼓励,孩子们手捧着小奖状特别骄傲。这个过程不仅仅让孩子们有了参与环境设计的成就感,也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自己就是幼儿园环境的主人。

三、集思广益,教研不停息

征集了创意无限的设计稿之后,我园老师们在线上组织进行了第一次“户外自主游戏改造”的教研活动大家结合孩子们选择出来的设计图,根据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实际情况,我们针对户外的改造进行教研。

教研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整体规划,让户外环境更好地为幼儿的发展服务。

在教研的过程中,老师们根据后操场的空地的地势和地形进行了整体的规划,既要考虑幼儿游戏的趣味性,功能性、又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的难易程度,还要考虑我园户外改造的实际操作性,各游戏区之间的互通性。综多方面的实际情况,教师们线上将沙池、野战区、养殖区、攀爬区等进行了整体的规划,教师现场设计图纸并拍照对比保留大家的共同点,最后形成初步的设计方案。

户外环境创设组的成员们马不停蹄的进行了二次教研,将“野战区”的初稿敲定,接着教研组又针对“沙池区”、“种植区”同步进行了多次教研,确保这次的环境创设能够更加适合与幼儿的游戏发展。

2.支持幼儿开展多样化活动的空间设置

户外环境的规划应该着眼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我们这次在设计户外环境的时候考虑到幼儿年龄和幼儿多方面的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做到兼顾体能活动场地与智能活动场地,个别活动场地与集体活动场地,游戏场地与探究学习场地,人造场地与自然场地的平衡。如:新建的土堆,看似一个小小的土堆,既可以爬,也可以钻同时还可以当作一个赛车道,同时在旁边的树上我们还可以增加攀爬绳、平衡木,两个小山之间铺上不同材质的小路等等,更加环境游戏趣味性的同时,也支持幼儿在多种类型活动中得到发展。


3.创设野趣环境,增加课程意识

这次的环境创设在“趣”上花了很多的心思。老师们在教研的时候,既要考虑户外的环境要符合幼儿游戏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如何让这样的环境更带有野趣。我们改造的那片场地大多是天然的泥土地面,之前的“野战区”也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玩的区域之一,周边的小树也给孩子们带来很多的神秘性,所以教师们在教研的时候一致认为,要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尽量保留自然应有的元素,有时候虽然地面坑坑洼洼,土地裸露,但是孩子们则会在这里游戏,观察,探寻,思考,乐在其中。因为有儿童意识的环境才是幼儿喜欢的环境。

同时我们的教研团队也在思考如何能够让环境更好的支持幼儿的学习,让环境更好地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服务。比如一个小小的饲养区,几只母鸡就能吸引孩子们的观察,探索出一系列有关“鸡”的活动主题,当然如何在其他环境中也增加课程意识这也是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教研的重点。

三、破土动工,初见成效

结合户外各区域之间的互通性及实际操作情况,我们的户外改造开始动工了,孩子是游戏环境的主人,所以我们教师也在思考,怎样让孩子们也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中。例如:在沙水区的打造中,教师根据搬运泥土这一活动,组织幼儿进行了游戏表征——怎样才能将换土运到池子里?我们都需要准备什么装备?孩子们纷纷回答铲子、桶还可以用到幼儿园的小推车......孩子们根据得出的经验付诸于行动,从家里带来了各种搬运工具,户外游戏时间我们就看到了满操场都是一个个忙碌的小身影,有的用铲子挖土,有的用工具在刨土,还有的小朋友合作劳动,孩子们干的真是不亦乐乎,一次搬运就这样变成了一场游戏。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园长,我们的门卫师傅,还有老师们也是最辛苦的人,大家都在尽最大努力将我们的秘奥乐园建造起来。接下来我们会针对玩具材料的整理投放,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站位和分工以及幼儿游戏中教师对材料的观察和调整都需要进一步进行教研改进。

游戏环境和材料是有效开展户外创造性游戏的基础。良好的游戏环境、游戏材料能够引发更丰富的游戏主题。比如:几根木根搭建的小屋就有可能成为孩子们的娃娃家,一根木棍就有可能引发孩子们过独木桥的游戏。一个小山坡既有可能成为孩子们战斗占领的高地也有可能成为孩子们比赛赛车的跑道……所以在环境改造的过程中,我们老师还要更加有意识的观察游戏环境、游戏材料、与幼儿游戏之间的关系,不断的了解什么样的材料和环境才是孩子们喜欢和需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刚好的把握环境和材料调整的方向,为幼儿打造高质量的户外游戏环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