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让墙面会说话 为幼儿游戏助力——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 | |||||||||
|
|||||||||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幼儿园长廊墙面的下方正好和孩子高度差不多,如何利用好这一教育资源来促进幼儿的发展就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本学期,我们让游戏成为墙面环境的主题,有效地利用墙面逐步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探究,启发幼儿主动学习,让游戏活动与墙面创设相依相随,墙面为游戏而创设,游戏依靠墙面更深入,让墙壁与游戏、学习融为一体,让墙壁会说话,来助力幼儿的发展。 一、游戏故事墙——火热游戏故事的再现现场 在每个班级,大家刚才都看到有这样一面故事墙:上面挂满了每个孩子各种各样的游戏故事,如果你用心去读的话,很多故事都会让我们或感动,或惊叹,或期待,或失落……有老师偷偷问我,中班的孩子刚上2个来月就能分享出这么火热的游戏故事,我们是怎么做到的?在这里就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们的主要做法: 语言交流 孩子们每次游戏结束后,先要在班级进行语言交流。老师从“玩的什么?”、“怎么玩的?”“有困难吗?”“问题解决了吗”“心情怎样?”这几个方面引导孩子来回顾自己的游戏过程进行畅所欲言的表达,为后面的手绘游戏故事打下基础。 手绘游戏故事。语言交流后,孩子们拿出笔把自己印象深刻的游戏故事手绘出来。新的问题又来了,很多孩子用语言讲很会讲,但用画表达出来就有点困难了。怎么办呢?我们首先做的是鼓励。也就是说,我们不以像不像作为评判的标准,只以孩子的语言表达为标准,只要是能说的上理由的,我们都大力表扬。比如小班有个孩子的游戏故事,咋一看纸上画的一堆乱麻,又像是一阵旋风,可听听孩子怎么说的?孩子说那是告诉小朋友,在游戏的时候不可以转着圈的疯跑,真是太有道理了! 第二,提示幼儿可以用折纸法把纸隔成几个小格子,3个,4个,5个,6个都行,据我们观察,孩子选4个的居多些,依据年龄特点和个人喜好而定,让孩子们把在语言交流里表达的分别在每个小格子里画出来,这样,一个连续的游戏故事就慢慢产生了。但这样也有一个弊病,就是有点局限孩子表达的空间,所以,我们告诉孩子,如果熟练了,也可以不折纸,直接在纸上连续表达就可以了。第三,可以适当告诉孩子一些小技巧。比如告诉孩子,重复的画面在第二幅里可以不画,只把新的画出来就行了;再如,你可以用符号表示你想表达的东西等等。因为我们的游戏故事墙是为了促进孩子的游戏发展的,只要孩子对游戏的经验会增加和提升就可以了,不用去追究画的是否精致漂亮。 自主粘贴 孩子们手绘的游戏故事完成后,会到教室门口的游戏故事墙上自己粘贴自己的作品。我们最初的粘贴都是老师来帮忙的,随着户外自主游戏的深入开展,我们的教育理念也一次次的被洗礼,孩子自己的故事自己来做主。为了方便孩子们粘贴,我们改进了墙面,采用了简易方便的磁力条,这样孩子们画完游戏故事后就可以自己送到墙上贴好,为接下来的幼儿互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孩子们在这种互相学习中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游戏水平。 二、主题故事墙——让幼儿的游戏步步深入 每个班级门前长廊上还有一个主题故事墙的板块,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梳理游戏故事,让游戏不断向纵深发展。 为了让老师们的思路更清晰,起初,我们把主题故事墙大致分为这样几个板块:游戏探索——发现问题——交流讨论——游戏探索——解决的问题(发现的新问题)——交流讨论——游戏探索等这样一个个环节不断循环但幼儿游戏经验不断提升的过程。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也更适合青年教师或者刚进行这方面实验的教师,有经验的老师我们更应该跟随着孩子游戏的脚步和孩子一起随时记录和分享游戏的过程,激发孩子们继续探究的兴趣。下面结合着例子跟大家具体分享一下。 幼儿游戏中的经验是零星的、个别化的、差异化的,通过主题墙的梳理和展示,让孩子们共享这些有价值的信息,促进更多孩子能自主的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丰富他们的经验,助力游戏的发展。 植物观察故事墙——让植物的成长看得见 我们二楼长廊上栽种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孩子们会定期给他们浇水,并记录下他们的发现。他的作用和游戏故事墙类似,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总之,长廊墙面环境的创设我们是紧紧围绕幼儿的游戏和生活来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发展幼儿的探究过程,使幼儿与墙面环境创设密切相关,让幼儿真正成为墙面环境的创设者。在师幼共建墙面环境的过程中,老师们不断引导幼儿去发现、讨论、验证、交流等,不仅大大提升了幼儿的游戏水平,老师的专业素养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