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十年巡礼>>幼儿园风采>>卫生保健
科学膳食守护儿童健康--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
发布日期:2021-04-29 15:24 信息来源:威海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源远流长,传承不绝。横,有特色和融合;纵,有传承和改进。

各大菜系风格迥异、风味多样,却又有一个共性——将食材、器皿、心境融为一体,吃出闲情雅趣,悟出中和之美,巧妙地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可是,在快节奏的信息时代,人们的脚步在远离自然,感觉在走向迟钝,内心缺少了一份细腻和感动。于是我们看到,自然和生命的本色开始缺失,传统的文化精髓逐渐消散......

饮食是最贴近孩子生活、最能引起共鸣、最能激起好奇心、最让他们喜欢的活动,也是最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熏陶他们、带动他们的文化。为此,凤林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以“做有味道的老师,培养有味道的孩子,建设有味道的教育”为教育理想,构建了“阳光食育”特色课程,让孩子们通过“品味、寻味、玩味、回味”等系列活动,从爱吃饭,到爱种菜,到爱玩饭,到爱自然,享受美妙的万千滋味……引领教师、幼儿和家长用最环保的材料、最自然的方式,一起快乐探究“生活化全人”教育。在食谱制定中,我们以“适合、适用、适时、适度”为基本原则,为孩子提供科学、营养、美味的菜品,且一直在不断改进和努力研究中。

一、顺应节气合理搭配,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四时有序,万物有灵,我们平时吃的一花一草、一蔬一果有不同的营养价值,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一个节气蕴涵孩子身体、心智发展的契机,根据节气特点、地域环境与孩子的个体差异,我们将现代《营养学》理论与传统的24节气保健养生法进行整合,借助幼儿园一级大厨的技艺和专业营养师的资源,归纳出合理的幼儿饮食方案和幼儿食谱,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1.春季阳气生发,宜食心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我们以蛋白质较高的牛肉、鱼虾、豆类等辛温发散的食材为主,为孩子烹制“珍珠三鲜汤”、“腐皮黄金卷”、“山药烧牛肉”等菜品,色佳、味美、香气诱人,还能起到温中益气,补钙、促生长的功效。如:谷雨时节,我们为孩子们制作“蛤蜊豆腐汤”“三色丁”等菜品,在“雨声百谷春盎然”中增锌补钙,滋阴润喉,是家长们非常喜欢的食谱之一。

2.炎炎夏日,闷热潮湿,如果体内湿与外湿结合,很容易交织生病,此时我们在注意幼儿不过多摄入油腻、辛辣、寒凉的食物同时,祛湿健脾的食物摄入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我们在小暑节气推荐的“萝卜生姜饮”“薏米红豆煎”等,祛湿健脾,让孩子们在吃喝的享受中驱走暑热,过个健康、清凉的夏天,这是我们幼儿园里孩子们投票率最高的饮品,也是家长们纷纷学习的健康饮品之一。

3.秋季阳气收敛,宜食大枣、银耳、萝卜、梨等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物,在为孩子及时增加衣物的同时,滋阴润燥是重点,如:“芙蓉花落叶满天”的霜降时节,我们会为孩子们提供补血润肺的“红枣银耳羹”、增强免疫力的“胡萝卜炖牛肉”等。

4.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畏寒,还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我们在寒冷的冬季为孩子们烹饪“粉蒸排骨”“蛋酿丸子”“栗子肉”等冬季经典菜系,同时提供食疗“养生粥”,五行五色中,五谷为养,黄色食物健脾养胃,入脾经,多数五谷杂粮为黄色食材,同时含有大量多种维生素B,滋养、发育、镇静、修复的食疗作用非常显著。这也是我们推荐生病和免疫力低下的孩子多喝杂粮粥的原因。大雪节气的“黄金粥”就是用小米、玉米、南瓜、大枣来煮粥,这几类均有调和脾胃、补中益气的作用,做成粥食又是脾胃最喜欢的方式,没有一样是药,但配合到一起就是最好的脾胃滋补品。

二、关注体质健康,促进体弱儿童回归健康航道

日常工作中,我们听到许多家长反映,同样的生活环境,为什么我的孩子特别容易生病?体质是健康的内因,决定着人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不同体质的人在相同的易感环境中,有的人容易生病,有的人安然无恙。

1.按教育局、市妇幼保健院工作要求,体弱儿的发现、管理,是幼儿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园在儿童健康检查方面始终严格执行《入园健康检查》、《定期健康检查》、《晨午检及全日健康观察》等制度,根据体弱儿特点,结合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实践,改进体弱儿的管理并制定方案,以减少儿童的发病率或缩短病程,使体弱儿健康成长。通过家长健康讲座、约谈、伙委会、入户指导等,结合晨检、请假追因和幼儿发育曲线图,我们发现体弱儿中大多会出现消化不良、胃肠积滞、挑食偏食等特征,而这类孩子多会出现免疫力低、易感、肥胖或营养不良的问题,随意、过多、过寒的不科学喂养都是导致“脾胃失调”的根源,不难看出一个人的体质好坏、生理健康与否,与日复一日的饮食习惯是密不可分的。

2.注重三餐两点食谱搭配,调整平和体质幼儿,顾护脾胃功能,促进身体健康。

(1)高质量营养早餐,占每日总能量和营养素的30%,鲜牛奶、香卤蛋搭配什锦炒饭、蔬菜蛋饼、五彩蛋羹等“干稀搭配,主副食兼顾”,一份营养充足的早餐包括4类食物,要有谷类食物(碳水化合物)、动物性食物(蛋白质)、奶类或奶制品(钙),还要有蔬菜或水果(维生素)。避免了2类或不足2类食物的“早餐营养不足”。

(2)高质高热营养午餐,占每日总能量和营养素的40%,“一主一荤一素一汤”:主食粗细搭配(各类谷物交替使用,每日一新);荤类(畜、禽、鱼、蛋)食物选择多样化,隔周给猪肝(鸡肝、鸭肝、羊肝)一次;素类(根、茎、叶、花果)、菌藻类(海带、紫菜、木耳)、豆类及其制品多样化。汤类以时令节气为主,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多种营养素,且有一定食疗功效,如:聪明益智汤、维生素蛋花汤、补铁菠菜汤等。

(3)清淡易消化营养晚餐,占每日总能量和营养素的30%,“花色品种多样化,适量降低总热量”,吃够主食添加适量的小米、燕麦、玉米、红豆等杂粮杂豆或紫薯、土豆等薯类,可以更好的调养脾胃,促进消化。选择多样的新鲜蔬菜,优选所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较高的深色蔬菜,如:深绿色、红色、紫红色等。每周有两三顿晚餐用豆制品代替肉类提供优质蛋白,减少多肉类多带来的蛋白质和脂肪供能,带给胃肠消化过多负担造成积食。

3.预防常见病及传染病,给予适度相应的科学喂养

面对现代生活方式所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健康困扰,儿童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和调养是我们膳食搭配、科学喂养的重中之重,归回人类在大自然中应有的位置,顺应天地自然、四季更替的法则,根据不同常见病特点饮食起居,让受病侵害的孩子重新回到健康生活的轨道上来。

(1)春、秋季各种新鲜水果逐渐丰富,虽然水果维生素等营养素丰富,但并不适合所有人。有些脾胃虚寒、体质较弱的孩子吃了不但不容易消化,还可能腹泻。为此,我们在春、秋易发传染病的季节,为孩子们制作出种类丰富的“蒸果品”,利用应季水果蒸制后果胶吸附细菌病毒的特点,搭配扶脾益气的食材,如山药红枣、板栗苹果、百合蒸梨等,既丰富加点种类又起到了食疗和预防疾病的功效。

(2)我们根据儿保手册、入园体检、年度查体、因病追因等建立体弱儿档案,保健医生与大厨、保教老师多管齐下、持之以恒对特殊体质幼儿进行干预矫治和定期追踪,还为体弱儿制定营养科学合理的特殊食谱,如:我们对过敏体质儿的饮食基本原则是通过健脾除湿,清热凉血,达到改善过敏体质和脾肾双补的目的。现阶段过敏的食物,随着孩子成长,有一些到一定时期可能就不过敏了,就考虑再次添加;确定某种食物过敏,就尝试其他替代食物,避免营养不均衡。对牛奶过敏的孩子以豆粥代替,对牛肉过敏的孩子以猪肉代替等,食材加工厨具专人专用,不混用。我们还为过敏体质儿、易感儿专门制定特殊的食疗粥,调补脾胃、滋阴养液的“山药米粥”、开胸顺气健胃的“白萝卜粥”等,特别受孩子和家长喜爱。

如:向肥胖儿家长了解肥胖儿在家的饮食、作息情况,鼓励肥胖儿形成良好习惯,帮助家长寻找原因改变不良行为。食谱制定“三个限制”:限高热、高脂、高糖、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限精细主食摄入;限食盐摄入。“三个保证”:保证蛋白质摄入;保证维生素、矿物质食物摄入(含纤维多的蔬果),增加饱腹感,促进脂肪代谢;如;虾仁蔬菜蛋羹、牛肉南瓜粥、鲜蔬小炒等,通过调整进餐顺序和控制进餐速度对肥胖儿进行指导:进餐顺序以“汤-菜-肉-主食”为宜,每口咀嚼10次以上再吞咽,小碗多次盛饭,餐间安排幼儿自助盛饭、拿餐具等。

我们结合“食育”园本特色,引领家长学习健康生活理念,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倡导大家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素,避免“激素、抗生素、色素”等有害物质的摄入。针对出牙期和换牙期幼儿,我园制定了详细的换牙期食谱:以萝卜、芹菜、莲藕、等粗纤维含氟的蔬菜为主料,先后开发了“如意卷、番茄藕丁、小炒四丁、健齿汤”等营养美味的保健菜品,并公开制作方法,推荐给家长,让不同时期的营养防治为孩子们日后长出健康的牙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坚持追踪监测,确保幼儿的营养平衡

为了检测幼儿的身体状况,验证我园制定的食谱是否满足幼儿身体的营养需要,我园每两周(一个节气)都要根据带量食谱进行营养分析,并通过幼儿季度的体格测查和出勤情况检测幼儿营养状况。

1. 对幼儿身体发育定期测量

每季度对全园幼儿进行体格测量,通过幼儿体格发育情况来检测幼儿摄入的营养是否平衡。在妇幼保健院组织的一年一度幼儿全面体检中无一例营养不良和贫血的患儿,每季度孩子生长发育各项指标均有所上升,体重和身高的增长率较高。

2. 通过缺勤追因、出勤分析幼儿体质强弱,做出相应措施。

幼儿的出勤情况也能说明幼儿的饮食状况。幼儿身体好了,因病缺勤率就会下降,反之营养跟不上,抵抗力差就会生病。每天各班老师都会对没有到园的幼儿进行缺勤追因,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没有来园的原因,然后保健医生对全园出勤情况进行汇总,对比各班出勤率,并结合各班幼儿进食情况做分析研究,确定措施。

3. 对食谱进行定期营养评价分析

幼儿的膳食营养分析,是保证幼儿的营养平衡,促进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保健医生提前一周对所定的食谱摄入量进行评价和分析,根据结果,及时对食谱进行调整,改进幼儿膳食营养状况,保证幼儿各营养素全面、平衡、适量的摄入。如我们发现VC摄入量不足,就及时增加红枣、西红柿和含VC多的新鲜果蔬。针对幼儿摄入钙量不足这一现象,及时增加虾皮、芝麻酱和牛奶的摄入量,并适时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4.“因孩子相识,因食育相知”五位一体,确保幼儿健康发展

对常见病患儿的管理,家园一心、早期干预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建立专案、入户指导、家长约谈、健康宣教,保健、班级、家长、保健院、社区“五位一体”开展干预性矫治和管理,多岗联动,早期预防,取得了阶段性的实效。如:在妇幼保健院专家指导下,我们携手社区开展园社合作、家园同步等一系列的科学喂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问卷调查、知识测评、实地查看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进行统计和督促。2016年,我园幼儿及家长、教师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达100%,龋齿、视力异常等矫治率达90%以上,教师和家长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幼儿的健康行为显著提升。

同时,“快乐厨房好爸爸、好妈妈俱乐部”里的导师团队和教育内容更丰富了,除了幼儿园精湛厨艺的大厨外,校医讲科学的饮食观念、科学的喂养方法外,很多热爱美食的专家、家长、同行也都主动和我们联系,参与厨艺交流,大家定期聚在一起,交流厨艺,分享美食,幼儿园和家长们的心更近了。

四、关注细节,保教结合,借助“节日”渗透传统健康饮食文化

1.在饮食教育上,我们本着“胃以喜为补”的原则,我们改变用语言单一引导的方式,开发了改变挑食的“过渡食品”,如:给不喜欢吃蔬菜孩子准备的蔬菜丸子,给不喜欢吃姜的孩子准备的姜汁面饼……让孩子们在慢慢尝试中学会逐步改变。经过不懈的研究与努力,在我们幼儿园里挑食的孩子几乎消失,4个患有紫癜的孩子健康状况也明显改善。

孩子从小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长大了孩子不仅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而且所思所行都会自然从容。保健医生每天都会在园门口对孩子进行晨检,针对孩子当天的体质状况给孩子们发放健康卡:红、黄、绿三色健康卡,分别表示孩子属于生病状态,亚健康状态和健康状态。我们就在班级上设计了饮食推荐表:用图文的方式,向孩子们解释不同的体质需要如何配餐,然后让孩子们自己通过对健康卡的对照来选择合理的饮食搭配方式。孩子们在长期的熏陶下也会自发调整自己的饮食:感冒了就多喝点汤,吃点清淡的蔬菜,忍住少吃点肉…….虽然都是很简单的基本常识,但是难得的是孩子可以自觉的物化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去,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2.为了进一步引导孩子们健康饮食,把传统文化根植在孩子们内心,我们开展了幼儿园集体生日宴活动,改变日常吃蛋糕的习俗,邀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制作“百样饺子”,“花样面条”,“吉祥寿桃”等“传统庆生美食”来庆祝孩子们的生日,家长朋友里面“藏龙卧虎”,每次生日宴的作品都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集体生日宴也成立小家伙们,每年充满期待的时刻。

3.节日是最好的渗透传统饮食文化的时机,元宵节做元宵,二月二穿龙尾,清明节蒸小燕,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打月饼……,每过一个节日,孩子们都快快乐乐的动手制作传统的节日食品,在做中体味传统饮食文化的魅力。

幼儿期是生长发育最为旺盛的时期,每一个节气都是孩子强壮身体、发展心智的最佳时机,科学合理的幼儿膳食,是促进幼儿身体发育最关键的因素,关注幼儿的营养状况,可以使幼儿收益终身。幼儿食谱搭配,最基本的内容源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不断用心体会和总结,才能带给孩子们长长久久的幸福!愿阳光的芬芳能在你我之间流转绵长,愿味道的幸福让我们的人生精彩无限!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