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十年巡礼>>幼儿园风采>>保教质量
威海高新区七彩阳光幼儿园--“游戏点亮童年,运动放飞梦想”
发布日期:2021-04-29 09:41 信息来源:威海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威海高新区七彩阳光幼儿园是一所普惠性省级示范园,秉持着“以自然为本、启探索之蒙、传经典之髓” 办园愿景,幼儿园确立了“独立思考、勇于探索、阳光自信、懂得感恩”的培养目标和“健康美育、游戏化教学”的园所特色。幼儿园积极参加了“高区十三五课题”《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的实施研究》,自主游戏在幼儿园扎下根,幼儿和老师的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

一、理论学习,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在理论的学习过程中,园领导带领老师们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浅谈幼儿教师观察与记录的选择策略》《幼儿教师游戏介入能力的实践性研究》《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等文献,带领老师理解“自主游戏”理念、了解各个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学习如何指导游戏和介入游戏以及怎样书写游戏案例等。这些理论学习为老师指明了方向、改变了教师陈旧的理念和目标。真正的了解自主游戏,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二、丰富的游戏材料促进自主性发展。

1、“生活化”的游戏材料,丰富幼儿的游戏情节

《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开展其他活动”。因此,我园努力挖掘幼儿生活中的可利用材料,丰富幼儿的游戏情节,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幼儿游戏的质量和水平。生活化材料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幼儿熟悉的物品,这些物品种类多、结构多样,比较适合幼儿的使用。例如,在穿越区给幼儿提供了,他们熟悉的桌子、椅子等。

2、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教育目的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提供有新颖性,启发性和引导性的材料,玩具物品等,以激发幼儿求知好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满足幼儿操作探索创造的心理需要。在游戏活动时提供幼儿半成品材料和废旧的材料,如:可乐罐、奶瓶、纸盒子、木块、木棒等等;让幼儿将这些材料结合游戏中所需的物品,如在构建活动区中,我们投入了大量的纸盒、瓶罐等,孩子们把盒子等材料合作进行组合构建,把几个盒子连起来装上轮子就成了一列火车、游乐场……孩子们探究、创造的欲望在运用开发性材料的过程中得到满足。



3、活动区材料要随着幼儿的兴趣变化而不断调整。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中发展的,那么在活动中,可以说幼儿是在与材料的“对话”中获得发展的。材料是幼儿进行活动的物质支持,是幼儿学习的工具。不同的材料会与幼儿进行不同的“对话”,体现其不同的教育价值。活动区材料的提供要满足幼儿当前的活动需要,适合幼儿活动的特点。例如,乐高玩具的提供,起初的户外自主游戏“重运动、轻益智”,我们老师们一起研讨怎样全面的开展户外自主游戏,将五大领域真正的融入到自主游戏中,所以我们想到了乐高积木,孩子们可以用螺丝刀将积木变成各种东西,如推土机、直升飞机、大吊车、房子、动物等,而且孩子们会将他们搭好的东西融入到别的区域中,起到一个整合的作用。

4、让孩子亲自参与收集材料,有助于激发幼儿内在的操作欲望。在以往的教学就活动中,教师总是材料的提供者,而实践表明幼儿亲自收集材料能有效地激发其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更加喜欢操作材料,只要有机会,他们便将自己收集到的材料投入区角,使区角的材料日趋丰富,同时也增进了家园之间的交流。

童年对孩子来说就是一段游戏的时光,游戏是儿童成长无可替代的需要,是他们体验幸福感、快乐感的最好方式,贯穿于儿童生命的存在、发展的全过程。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让幼儿从室内玩到室外,从前庭玩到后院,从地面玩到屋顶,成为会玩、勇敢、自信、快乐的儿童。“自主游戏”的创设与开展,满足了幼儿对游戏外在环境的需求,充分尊重幼儿游戏自主地位与想象创造的权利,在学会放手同时相信幼儿拥有游戏的能力的认识上我们前进了一大步,生命因游戏而精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