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十年巡礼>>幼儿园风采>>保教质量
让孩子在生活中放光——荣成市崂山街道中心幼儿园生活教育小记
发布日期:2021-04-29 13:11 信息来源:威海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生活教育缘起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总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久久难忘。

镜头一:实打实的“小皇帝”。那还是在疫情之前,我们的衣帽柜也一直在活动室外。每天早晨,家长会把孩子送到活动室门口:孩子站着,微微地张开臂膀;家长习惯地给孩子拉开外套上的拉链、脱掉袖子,整齐叠好衣服,放进衣帽柜;每天离园时,家长会接到孩子后,又将早晨脱下的外套给孩子穿上:孩子站着,微微地张开臂膀;家长先把两个袖子给孩子穿好,然后拉上拉链,戴好帽子,离开。

全程,孩子只有一个动作:站着,微微地张开臂膀。这不正是古代的“皇帝更衣”吗?

镜头二:似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孩子。有些孩子总是坐不住,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不喜欢尝试,也没有太多的好奇心,不喜欢春天的嫩绿、秋天的金黄,很少专注,也很少有自己的想法,小小的身体里似乎尽是无聊。孩子怎么了?

什么都逃不过老师的眼睛,更逃不出老师的心。当老师对上述情况发生共鸣时,大家发现,镜头里的孩子,头顶没有了童年应有的七彩光芒。

生活教育初探——解放孩子的手

我们发现:儿童总是可爱的,儿童的问题多是源于外在。家长的过度包办、老师的一味照顾、课程的机械化……这一切让儿童没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孩子的手无事可做,孩子的脑无需思考,当一切被束缚时,“我”不再是“我”。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就没有了教育的阵地,也就没有了儿童的发展。

在“做中学”思想的指引下,本着让“孩子成为孩子”的朴实想法,我们开始“生活教育”的第一步探索:解放孩子的手,让孩子的手去摸、去做。

创设四季桌。各班级都拿出门口的一角,打造了“四季桌”。四季桌上春有迎春花,夏有菜园里的时鲜果蔬,秋有地瓜、花生、芦苇花,冬有红通通的干辣椒、大大的圆南瓜……

四季桌看起来不但不那么鲜亮,甚至有些朴素,但孩子们慢慢喜欢上了它。小班的小朋友经常会用手摸摸玉米棒上密密麻麻的玉米粒,错落又滑溜;大点的孩子会剥开花生壳,尝一尝原汁原味的花生;种植园里的地瓜也被孩子们拿来放进四季桌,和南瓜一起成了绘画的素材,直至发现有了黑点,才知道原来南瓜坏了是这个样子……

调整区域材料。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探索材料,老师在益智区提供了高粱棒,孩子们可以用它在墙上做创意拼图,又轻又安全;去掉美工区的范画,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做材料,临摹、拓印、涂色、滚动……;生活区里的食材更新鲜了,土特产、小海鲜都是老师用心收集、洗刷消毒且很真实的;建构区里方的盒、圆的桶、长的纸筒等比漂亮的积木更受孩子欢迎了,因为有了更多的造型变换,因为还会有声音……

进行生活环节的研讨。老师通过搜集幼儿在生活环节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结合《指南》,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展开针对性的分年级的教研活动。如小班上学期的入园环节是难点,原因主要来自于分离的焦虑、自立的不足。为此,我园在每年新生报名结束后第一时间召开家长会,介绍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安排等,让家长帮助幼儿提前约2个月进行逐步的调适,以增强幼儿的自立能力,使家庭生活与幼儿园生活契合,保证过度平稳;入园前一周举行亲子游园会,让即将入园的小朋友通过与幼儿园的亲密接触,熟悉并爱上幼儿园;入园后第一周进行半天试入园,然后才开始正式的独立入园。今年的疫情是对入园新生的挑战,但因为各项准备和调适到位,新生的入园与以往相比毫无差池,甚至更优秀。

诸如此类的教研,我们进行了很多,如盥洗、如厕、进餐、午睡等,所得出的经验是“读懂儿童,才能更好地服务儿童”。

一番努力,孩子们的本领多起来了,眼神不再空洞,脸上逐渐有了光彩。

生活教育续航——解放孩子的脑

在“解放孩子的手”的思路指引下,老师创设了生活化的环境,调整、补充了材料,孩子们焕发出了一定的活力。但我们发现,这个过程中老师做了更多的预设,而儿童真正的发展一定是要“解放孩子的脑”。

陈鹤琴说:“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孩子们问问题,老师回答问题,这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老师的答案对孩子来说是什么呢?我们是不是又掉进了包办与替代的怪圈。解放孩子的脑,把世界还给儿童吧,把问题还给儿童吧!

小版块大本领。我们在每个班的醒目位置设置了一个“我的办法”版块,设置的目的就是将孩子与生活、与思考链接。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并不可怕,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脑袋想办法;生活中的问题千千万,孩子的办法万万千。孩子们的各种问题和办法都可以放到这个版块中。用“想办法”来养成思考的习惯,来解放孩子的脑。

游戏故事、班本课程为孩子而生。大自然、大社会是儿童发展的更广阔的空间,而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学习的方式和途径。生活、游戏于天地间的儿童是释放的,是幸福的,儿童的自主性、探究性、创造性等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不拘泥于教材,而要追随于儿童。一只西瓜虫都能让孩子翻滚半天,一个奶粉筒竟能成为一个乐队的起源……只要有孩子在的地方就有故事发生。鼓励孩子对游戏进行表征,分享,讨论游戏中的问题、想法与做法。老师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仔细观察,放手退后。不对孩子的做法进行预判,耐心等待,不随意打扰,最大限度保障孩子游戏的权力。我园不硬性规定班级一定要做什么活动,但要求老师一定要观察儿童,追随儿童,追随儿童的游戏、儿童的生活。也许每个老师的观察和指导水平不一,但就像对待儿童一样,我们相信通过学习、观察、研讨,循环往复,每个老师都会更好。

我是中国娃

陈鹤琴“活教育”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我园力行生活教育,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打好中国人的底色,扣好第一粒扣子。

坚持每周升旗仪式。每周的升旗仪式由各班轮流主持,强烈的仪式感和亲身的参与,让儿童自入园的那一天起就认识我们的国旗,就在我们的国歌声中长大。

创编国学操。由我园教师集体创编,选取优美的传统音乐做背景,将中国传统礼仪融入动作之中,让早操在健体之时亦有礼仪动作之引领、传统文化之熏陶。

过好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重阳……在传统的中国节日中,我们从过去以手工作品为主的过节方式,转变为注重体验式参与及课程式开展的模式。引领教师学习、研讨幼儿园节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为教师赋能,为幼儿开辟更多的节日体验和发展的空间。

生活中的孩子是丰盈的,有着愉悦的身心和健康的体魄;生活中的孩子是闪亮的,发着七彩光芒的。秉承着“源于生活,归于实践,还于儿童,乐于成长”的特色理念,崂山街道中心幼儿园将在生活教育的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