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简讯 |
|
威海市“红色故事进课堂”线上研讨活动在威海市第十中学举行 | |||||||||
|
|||||||||
为抓好青少年红色教育,讲好红色故事,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10月20日,威海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在威海市第十中学举行以“红船映初心”为主题的初中学校“红色故事进课堂”线上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各区市初中历史教研员、“红色故事进课堂”初中实验学校分管领导、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及各区市300多名初中历史教师参加线上观摩。 在经验交流环节,环翠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张晔老师、荣成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刘红艳老师,分别做了题为《红色文化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理路和策略探析》、《明初心育新人――红色故事进课堂的探索与尝试》的经验交流,从区域层面总结红色文化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路径和方法,为教师提供了可借鉴、易操作的教学案例。 在课堂教学展示环节,文登区七里汤中学的于建涛老师执教《中国共产党诞生》一课,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主线,以情境教育理念为指引,讴歌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的刘春平老师执教《战地黄花分外香――探寻革命经典<苦菜花>》课例,通过忆往昔、悟经典、赏名篇,重温红色岁月,追寻红色基因,升华红色精神。环翠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张晔老师和威海市第十中学的刘秀静老师,共同执教《红色的胶东 永远的丰碑》一课,以新颖的双师课堂模式,通过“打响胶东抗战第一枪”的天福山起义、“解开百年大党胜利密码”的一根小竹竿、“中国涉外刑事第一案”的杨禄奎事件三个板块,将历史学科与道法学科跨学科有机融合,探寻胶东红色文化基因。 本次“红色故事进课堂”党史学习教育,通过探索常态课渗透式、主题课活动式、跨学科项目式等教学新模式,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讲好党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职责使命,进一步明晰红色文化资源充分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路径和策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将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