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十年巡礼>>幼儿园风采>>课程建设
把好课程方向舵 促幼儿园生成式主题课程
实践研究
发布日期:2022-11-03 16:06 信息来源:威海市环翠区孙家疃第一幼儿园   浏览次数: 字号:[ ]

孙家疃第一幼儿园“小鬼当家”特色建设依托十三五课题,从“小小值日生的实践”到“小不点的社区大课堂”再到2018年“小小园丁园本种植课程的开发与探索”,幼儿园坚持在课程建设中发展和完善。2018年以“三步走”制定课程开发方案、通过“两定、两重”四部曲开展了园本种植课程,在课程开发和实践的基础上, 幼儿园继续推进园本课程发展,完善课程结构体系,推动课程深度实施。

一、“一舵在手”——“生命成长”园本课程建构

幼儿园立足环翠区学前教育顶层设计,将《指南》与“尊重生命,敬畏成长”的办园理念有机融合,在“小鬼当家”特色建设下,建构以“亲近自然、热爱生活、探索发现、体验发展”的课程理念做支撑,发展“亲自然、乐生活、尚探索、重体验”的一幼儿童的“生命成长”园本课程。

以幼儿“生命成长”为核心,以基础课程和特色课程为方向层层拓展延伸,架构起孙家疃第一幼儿园园本课程发展的舵盘,其中基础课程为省编课程,围绕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展开,特色课程从2018年的教师预设自主建构课程向聚焦孩子们的兴趣问题、幼儿自主为先的生成式主题课程发展,从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一日活动、大自然、大社会切入,围绕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体育活动、种植活动、季节活动、节日活动、家庭社区活动八大活动展开,生成学习、促进发展。

二、“掌舵前行”——生成式主题课程的实施发展

生成式主题课程是基于幼儿自主建构的课程,更加关注教师对幼儿需要兴趣的价值判断,注重师幼之间有力有效的互动,重视环境和游戏的教育价值。 

(一)生成式主题课程实施模式

生成式主题课程的实施围绕三个关键词 “发现→发生→发展”,以“3+3+3——捕捉信息、确立主题、预估准备;唤醒学习、整合提炼、确立生长点;支持帮助、有效实施、学习与发展”的实施模式具体开展。

1.幼儿学习的发现 

生成课程的主题内容来源于幼儿生活的大自然、大社会、一日活动,建构于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和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教师要及时的捕捉信息,抓住教育契机,宏观上把握近阶段幼儿的一日活动聚焦点、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大社会的重要节日等,微观上对幼儿年龄特点、发展水平进行把握,对教育目标以及在课程实施发展中可能发生的情况预估、准备,同时用表格、网络图的形式加以呈现。

2.幼儿学习的发生 

预估准备后在与幼儿的谈话、游戏、交流中唤醒幼儿的学习,

还会有什么样的学习会在这个主题发生?幼儿的兴趣是大多数孩子的吗?哪些是重要的问题需要继续探究?……教师整合提炼有价值的信息,符合大多数幼儿发展需求的教育内容,确立课程的生长点。

3.幼儿学习的发展

根据课程的生长点,教师要为幼儿创造探究的条件,开展多项探究活动、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幼儿的发展。时刻尊重需要、紧跟步伐,让幼儿在与游戏、环境、活动的互动中实现有效的学习。

(二)生成式主题课程具体实施

在课程《无花果》中,因我园有一大片无花果园,那里也是孩子们的户外游戏区“军事基地”,孩子们就产生了很多的问题,“老师,无花果的叶子真划手,上面好像有小刺”、“老师,无花果为什么流白颜色的汤?”、“老师,它没有花吗?”,发现→发生→发展,通过“探秘无花果→我眼中的无花果→如何采摘无花果→无花果的秘密(神秘的花、白色汁液)→无花果的故事→谁吃了我的无花果”主题课程继续助推发展。国庆节“中国人→中国情→中国梦”三层面展开课程;安全119消防日“消防识→消防行→消防情”主题课程助推学习。

以课程为桥梁的同时助推游戏的不断发展,基于园本特色课程创设了一幼 “户外花果园生态游戏基地”12个户外主题游戏区,并初步构建了具有幼儿园特色的游戏课程。 

比如课程《篮球可以这样玩》,通过在户外不同游戏区的开展,孩子们喜欢篮球,拍球技能也直线上升,同时规范了幼儿晨间入园的时间。

当萝卜地瓜悄悄钻出地面孩子们兴奋极了跑去问老师和保安爷爷“什么时候可以拔萝卜”,还有部分孩子会说“我才不喜欢吃萝卜呢”,预估准备、唤醒学习后体验怎样收获萝卜地瓜、你收获的萝卜地瓜是什么样的、生吃萝卜真不好吃可以怎么吃更美味、发现游戏——地瓜叶地瓜蔓可以做装饰耳环发带草裙、做成军事基地的吉利服方便隐蔽、还有藤蔓拔河、挑瓜梗等,尤其是不喜欢吃萝卜的孩子会回家告诉奶奶“我们幼儿园的萝卜做出来的饭可好吃了,有一个萝卜就是我拔的!”

天气突然降温孩子们户外时发现了小推车上的冰菱,因冰菱产生的兴趣和对下雪的期盼引发了关于“冬”的系列探索!每一次的课程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的教育价值,追随孩子们的兴趣,“冬”走进了幼儿园里,关于“冬”的主题课程也就开始了。

“把好舵盘”——课程发展的管理和保障

要形成多维度、持续化提升的课程质量,为课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需要一定的课程管理力。

(一)科研管理,引领实践

幼儿园借助课题发展奠定了科研力量,结合园本课程发展成果申报立项课题《幼儿园生态化游戏开展下的课程实践研究》。

(二)教研管理,助力改革

1.依托学前科领导的专业指导力量、环翠区教研责任区和学区的教研平台,共性中落地本园实际、展个性发展。

2.通过强化园长课程领导力、优化教师课程组织力、提升家长课程合作力打造三方合力的课程管理模式。

①强化园长课程领导力

园长课程领导力直接影响着幼儿园课程质量,这里的园长一定是要园长和业务园长的双效合体、是共同结合的课程领导力。我园制定园本课程管理制度,园长亲自参与课程,提升课程管理、实施与指导、评价能力。

②优化教师课程组织力

教师既是园本课程实施的主体,也是课程研究的主体。通过“我来体验”亲身感受的教研活动模式转型、日常性的课程脑暴、专业培训、外出学习、主题墙、区域、环境创设的评比等,优化教师的课程组织力。

③提升家长课程合作力

在园本课程的实施中,通过“三转三提策略”——转观念,提升家长对课程发展性的认知;转职能,提高家长“课程合作者”的意识;转方式,提高课程实践中的家园合作效能提升家长的课程合作力。通过公开优质课、家长进课堂、日常任务挑战、亲子活动、家长帮帮团等活动,让家长以不同的方式感受到孩子生动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精心的教育过程,在热心的支持帮助和亲自参与孩子的活动中家长成为了幼儿园课程发展中有力量的合作者,同时提升了幼儿园的口碑和知名度。把好课程方向舵,扬起了师幼发展之帆,促进了幼儿园“品质化”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