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十年巡礼>>幼儿园风采>>课程建设
传承经典文化,催生创新之花
发布日期:2022-11-07 11:31 信息来源:威海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新时代创新儿童”的特色发展之路,融合幼小衔接和游戏教学理念,光明街幼儿园扎实开展园本课程开发活动。

一、实施基于园本课题研究引领下的幼小衔接课程开发。

2021年我园开展以传统游戏的传承与创新为研究内容的课题研究,结合五大领域培养目标和幼小衔接理念,创新融合,开发了《幼小衔接亲子游戏》园本课程。老师们立足优秀传统游戏,从游戏规则、场地、玩具等方面寻找幼小衔接的切入点,开发出社会准备、身心准备、学习准备、生活准备四个方面分年龄层次玩法的游戏课程,创新玩法,挖掘传统游戏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让传统游戏焕发出新的时代生命力。比如社会准备的游戏《相信我》,通过蒙眼牵手走路的方式,帮助幼儿建立对他人的信任,培养规则意识,帮助幼儿更好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我们的幼小衔接亲子游戏还有《打沙包》《快乐运输》《小马过河》《揪尾巴》《找朋友》等好多有趣的内容,这些游戏都在孩子们成长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课程完成的同时,我们老师还联合家长,与孩子一起录制的游戏解说视频,通过公众号、抖音等宣传平台推送给家长,有效发挥了家长在教育中的合力,扩大了课程受益面,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幼小衔接四项准备能力的发展。

依托课程,我们还进行了楼梯文化建设,开辟了传统游戏课程展示区,呈现了我们对传统游戏的继承与创新开发成果,如“炒黄豆”,这个游戏是锻炼幼儿身体灵活性和双人配合性的肢体游戏,小班幼儿手臂长度还不足以灵活地玩这个游戏,我们老师就加入手臂延长工具:两段布条(粗绳),这样孩子们玩起来就自如多了,也更加安全。还有丢沙包、赶小猪、跳房子、五子棋等,从规则到材料到场地老师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

今年,在去年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还将继续挖掘传统游戏价值,开发幼小衔接伙伴游戏课程,并依托课程促进幼儿园班级区域活动环境和户外游戏活动游戏化改造,真正发挥出园本课程对幼儿园工作的促进作用,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

二、实施二十四节气下幼儿体验为主的田园文化探究课程。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千百年来观察自然、遵循自然、应时劳作的智慧结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好事实证明,为了培养孩子们热爱自然、探究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情感意识,我们开发了《二十四节气》节气园本课程,通过主题引导、探究实践扥方式,带领孩子亲眼观察、亲身感受、亲手操作节气之变,体味大自然的奥妙,培养热爱自然、探究自然的情感和兴趣。

我们围绕节气主题开展班级小组研讨和级部大研讨,结合五大领域幼儿可学的、可做的、可吃的、可玩的内容畅所欲言,确定适宜内容,架构课程,根据年龄段分工提炼园本课程。在这一过程中,也大大提高了每位教师的课程意识,增强了课程建设能力。

依托二十四节气课程,我们也在楼梯开辟了节气体验活动作品展示区。二十四节气是历经千百年来我国古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而形成的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法则,弥足珍贵,为了让孩子们感受这来之不易的千年智慧,结合种植区,根据不同的节气习俗,老师带孩子们开展节气主题教育活动、耕种体验活动及美食制作活动等。孩子们根据节气自己种植、养护、收获、加工,那份劳动的辛苦和收获后的成就感对住在城里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生活体验。让孩子真正了解生活、感受生活、学会生活。           

三、实施幼小衔接生活准备下的班本特色习惯养成课程

除了园本课程,我们各班级还结合本班幼儿实际,开发了“习惯养成”班本课程,班级教师根据本班幼儿能力习惯的现状,发现教育契机,引导幼儿深度学习,有效提升了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和习惯养成,助力幼小衔接。比如小班的《水龙头笑了》班本课程,从幼儿洗手习惯入手,培养孩子游戏、有效洗手、节约用水等习惯,孩子们的吸收秩序和节水意识明显提高。我们的班本课程还有《与你鞋行》《不一样的标志》《我会叠衣服》等,都有效提高了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助力了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依托课程,传承国风,实施游戏环境打造

秉承“珍视幼儿天性,塑造美好心灵”的办园理念,我们以环创为抓手,厚植华夏底蕴,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游戏园。

(一)一班一特色,国韵润童心

班级环创以传承优秀文化为设计灵感。

小班以国内经典“儿童故事和童话”角色为主元素设计,营造温馨氛围,缓解幼儿入园焦虑。每班一个童话角色设计墙面互动游戏和自制教玩具,如大头儿子、熊大熊二、大耳朵图图等,经典动画形象帮助孩子舒缓心情、愉快学习游戏。

中班在童趣基础上融入更多生态元素,创设田园、森林、海洋等生态风格,展现“变废为宝”的低碳理念,培养幼儿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意识。创设了皮影小剧场、百变扑克墙和多功能沙包等班级特色游戏区,让孩子尽享民族游戏带来的乐趣。

大班环创注重文化底蕴的植入,传统特色更加鲜明,戏剧、建筑、生肖等成为环创的主要环衬,而棋类、书画类和编织、翻花绳等成为主打游戏内容,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萌发民族自信心。

(二)一墙一课程,国风育童心

四个楼梯墙展示不同主题的传承课程痕迹。包括幼儿表征诚信故事,传统游戏的创新玩法图例,二十四节气体验课程探究痕迹,传统美术中的染编绘作品。比如传统游戏展示墙,呈现我们结合结合幼小衔接四项准备进行游戏规则、材料、场地等的适宜改变,使其能更好发挥育人价值,促进幼儿入学适应能力的发展。

(三)一室一工艺,国情暖童心

我们开设了织工坊、印染坊、生活馆等多元游戏活动专用室,助力开展传承课程。生活馆墙面装饰突出民俗特点,结合传统节日习俗开展各类美食制作体验游戏。织工坊专业的工具让孩子在编织中体验用各类材质的线条素材进行立体绘画的乐趣,感受中华民族古老的编织技艺。染工坊里开展三个年龄段的印染手工活动。通过运用各类染料在不同材质上进行多样印或染活动,引导孩子感受中国传统印染技术。"扎染"作为园本艺术特色课程在大、中、小不同年龄段幼儿中开展。

崭新的起点、艰巨的使命,光幼人必将不负初心,砥砺前行。走传承创新之路,育“光明”之人,建“光明”之乐园。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