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科学管理守健康,阳光教育护成长——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 | |||||||||
|
|||||||||
健康是幼儿园良好声誉,特色发展,精品建设的基本保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幼儿其他领域发展的基础。 基于此,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铸细节,重跟进;强规范,亮个性;显丰富,求创新;融特色,创实效,逐步完善“阳光教育”特色建设下的“健康教育板块”。 一、科学管理——铸细节,重跟进 1.合理分工,让保教研究有可能。 成立与教学组平行的保健教研组,建设以“保健医、保育员、专业家长、保健院、社区”——“五位一体”的健康工作管理体系,安排一名教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加入其中,和保健医一起,定期收集、解答保育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惑。 (1)明确保育工作职责,明晰责任与任务。 ①制定和执行相关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 (体制机制)、应急预案、卫生安全措施等。②保持园所环境整体清洁卫生,重视执行消毒工作。③培育幼儿健康、卫生、独立的自理能力,提升幼儿文明礼让品质,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④保持饮食管理科学化、规范性、合理性,均衡膳食体系,保障食品安全卫生。⑤强化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普及健康卫生习惯及安全科普知识。⑥联动卫生、社区资源,有效促进园社互联、家园互动、家园社共育。 (2)重抓实行“五环法”管理,完善方式与方法。 建设可操作、易执行的工作程序,实行“计划、执行、检查、反馈、总结”五环法管理,细化《幼儿园员工一日工作流程指导手册》《保育员一日工作流程》《食堂人员工作流程指导》等系列制度。要求岗位到人、责任到人、人人明白:什么时候做?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时间节点等。同时,组织全体教职工参与制度的讨论、修订,并形成执行文本,以“精心、精细”为工作理念,努力营造“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人人用心管”的良好氛围。 (3)严把 “三关制度”, 为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保驾护航。 ①严把体检关。幼儿园始终如一做到确保幼儿新生接种及学前体检正常齐全,人证符合;通过入园健康检查、离园儿童返园检查、定期健康检查、工作人员健康检查,确保在园幼儿及教师身体健康。 ②丰富晨午晚检关。保健医生及班级教师除开展严格遵循的“一测、二看、三问、四查、五登记、六追踪”原则进行健康检查外,在流行性传染病高发季,坚持入园一、二次晨检,上午、睡前、睡后、离园前各一次的每日“六检”。 ③严把消毒关。幼儿园始终按照相关标准及消毒规定对教室、食堂、功能室、玩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每日的标识清晰、熟知配比、记录详细、专人专责、责任到人的定时消毒,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确保园所环境健康卫生。 3.注重跟进,“汇报制度”见实效。 通过日检查、周汇报、月总结等汇报制度,针对问题,及时反馈,商讨改进,限时整改,有效助力教师达成共识,转变重教轻保的思想。 二、专业培训——强规范,亮个性 1.勤学习,专业的爱加速个人成长。 幼儿园定期组织教师、保育医、家长、保育员、食堂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和健康教育,旨在将先进的理论与幼儿园的实践经验相结合,突出专业性、针对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增强卫生保健队伍的工作能力及应用水平。 2.勤练兵,科学的操作提升专业发展。 通过定期举办保育员技能大赛,使得园内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激发了保育员的工作热情,既为保育员创造了表现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又提高了操作技能,增强了保育员的信心和主人翁意识。 保育员的工作热情,既为保育员创造了表现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又提高了操作技能,增强了保育员的信心和主人翁意识。 3.勤反思,多方位视角助力幼儿全面成长。 带着思考工作,带着探究观察,保育老师的视角和智慧会给幼儿园工作更多的启示和保护。幼儿园设立金点子奖,鼓励教职工多看、多思、多提问,为幼儿发展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4.勤整理,规范的步骤促进习惯的养成 幼儿园采用“6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总结、关注)”清洁法,对环境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清理非必需品→对非必需品进行处理→每天进行循环整理→每天自我检查。室内外清洁做到“六净”:地面、桌椅、门窗、玩具柜、口杯架、毛巾架保持整洁。制定详细、周密的卫生消毒制度及登记管理,做到专人专管、定期监督、随时抽查。 三、营养膳食——显丰富,求创新 饮食是最贴近孩子生活、最能引起共鸣、最能激起好奇心、最让儿童喜欢的活动,也是最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熏陶儿童、带动儿童的文化。为此,凤林中心幼儿园以“做有味道的老师,培养有味道的孩子,建设有味道的教育”为教育理想,构建了“阳光食育”特色课程,让孩子们通过“品味、寻味、玩味、回味”等系列活动,从爱吃饭,到爱种菜,到爱自然,享受美妙的万千滋味……引领教师、幼儿和家长用最环保的材料、最自然的方式,一起快乐探究“阳光教育”。 1. 顺应节气合理搭配,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幼儿园根据节气特点、地域环境与幼儿个体差异,将现代《营养学》理论与传统的24节气保健养生法进行整合,归纳出合理的幼儿饮食方案和幼儿食谱,研发出《二十四节气保健汤饮》四十余种、《二十四节气营养食谱》,通过科学的“饮”和“食”增强机体代谢,补充水分,发挥以食促健的作用。 2.关注体质健康,促进体弱儿童回归健康航道。 为了提高体弱儿的健康管理,幼儿园通过“查验-护理-跟踪-促进-反馈”等五步转换机制,改善体弱儿童体质,并取得一定的实效。 3.坚持追踪监测,确保幼儿的营养平衡。 为检测幼儿的身体状况,验证幼儿园制定的食谱是否满足幼儿身体的营养需要,幼儿园通过幼儿季度的体格测查和出勤情况检测幼儿营养状况。 (1)对幼儿身体发育定期测量。每季度对幼儿进行体格测量,通过幼儿体格发育情况来检测幼儿摄入的营养是否平衡。 (2)通过缺勤追因、出勤分析幼儿体质强弱,并做出相应措施。每天老师会对没有到园的幼儿进行缺勤追因,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没有来园的原因,然后保健医生对全园出勤情况进行汇总,对比各班出勤率,并结合各班幼儿进食情况做分析研究,确定措施。 (3)对食谱进行定期营养评价分析。幼儿园通过明确膳食管理目标,细化膳食管控规范,加强食品卫生巡查,推行膳食安全责任制,保障了膳食管控向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迈进。 4.关注细节,保教结合,借助“节日”渗透传统健康饮食文化。 幼儿园通过开展“百样饺子”“花样面条”“吉祥寿桃”等集体生日宴活动,“元宵节做元宵,二月二穿龙尾,清明节蒸小燕,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打月饼”等传统节日活动,引导幼儿健康饮食,把传统文化根植在孩子们内心,在操作中体味传统饮食文化的魅力。 四、阳光食育——融特色,创实效 1.健康小问号:在每日进餐前、离园前,把生活中的健康小常识以“小问号”的形式渗透于日常生活中。通过日常线上、线下与家长沟通,将“小问号”延伸到家庭,每周汇总家长提出的育儿健康方面的疑问并进行解疑指导。通过“健康小问号”的开展激发了幼儿探索未知、认真学习的愿望,解决家长在科学育儿中的困惑。 2.阳光小主播:幼儿通过幼儿园广播分享预防疾病、自我保护、生活自理、卫生习惯、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3.玩趣小制作: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活动,围绕安全、生活,制作安全报警器、安全小标志等,培养孩子探索和创造的能力,同时把健康教育渗透到家庭教育中。 4.趣味小手工:通过“自制金银花薄荷膏”“神奇的色素”“多变的面团”等关于健康防护、食品安全的小手工,不仅打开了幼儿的思维,培养创新创造的能力,还在操作中感知了健康知识的重要性。 5.保健小游戏: 面对起床后表现不一的孩子,幼儿园编排了一套“幼儿养生起床操”,通过睡醒后5分钟的音乐操节,帮助幼儿逐步唤醒身体器官,同时也满足了爱动、动作过急以及赖床不起等不同幼儿的需要,有效促进了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健康教育实践银引领教师保教观念的有效转变,实现理念和行为的相融、理想和实际的相通;助力幼儿行为素养的有效着地,实现自理与自护的内化、自我到自控的转变;促进家长保教观念的互动碰撞,解锁严爱有度的关键经验,架构家园合力的统一“战线”。 幼儿园先后获得首批“山东省健康示范学校”“威海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先进集体”“威海市餐饮服务饮食安全师范学校食堂”“区先进集体”“威海市卫生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多次面向全市进行卫生保健经验交流分享;在市妇幼医院的推荐下,幼儿园迎接了莱西市妇幼保健院考察团入园参观学习,获得好评。未来,凤林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将持之以恒贯彻“科学管理,规范先行,特色融合”的保育教育方针,创新融合新举措、新方法,以不断提高幼儿园的保育质量,助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