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家园合作案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 |||||||||
|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家园合作案例 育黎镇中心幼儿园 王宝美 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家长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小朋友的教育是不能单单依靠幼儿园或家长任何一方来独立完成,幼儿园的教育必须建立在良好的亲子教育沟通基础之上。 案例: 我们班有一个叫程程的男孩,幼儿园入园第一天我就注意到了他,在班级里坐不住,总是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跑到班级里的各个角落翻找玩具。他不会主动和别的小朋友交流,只会忙着翻找自己喜欢的玩具,有时还会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然后别的小朋友就会来告状。为了制止他我会喊他的名字让他过来,但他完全不会搭理我,当我上前 “教育”他时,他只会用一双无辜的大眼睛看着我,有时还会跑向一边,如果我拉住他试图给他纠正错误他就会挣扎,会哭。来了一段时间后,他会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了,但交流的方式就是跑到小朋友面前高声的喊,还张牙舞爪的,有时候还会跑到我跟前告状,表达方式就是用手指着别的小朋友,嘴里说着:“他他他……”。对于这个“惹麻烦”的孩子我很发愁,经常当众批评他,但并没有效果。通过多次和他妈妈谈心才知道,程程因为爸妈工作比较忙,又没有长辈帮忙照看,从小就被妈妈关在院子里自己玩,两岁半的时候才刚学会说话,除了爸爸妈妈他几乎不跟别人交流,也不知道怎么跟别人交流。而且妈妈还告诉我她管教程程的方法就是使劲揍,让我在程程不听话的时候揍他就可以了,妈妈的方法让我感到害怕。 分析: 幼儿园小班幼儿入园之前一直是处于一种自由的状态,刚入园坐不住是一种正常现象,但长时间总是坐不住就是一个问题,程程由于从小自由散漫成习惯了,而且由于他妈妈长期使用暴力手段跟他“交流”,这就使得我们在幼儿园里使用普通手段对他完全不起作用。 2—3岁是儿童口语发展关键期,此时幼儿变得特别喜欢说话,词汇量迅速增加,已能用简单复合句来表达意愿,基本理解常用简单句型。而反过来看程程,不爱说话、只会用手指说简单的几个字、表达方式简单粗暴,这一切都与他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由于父母工作忙,跟他交流的时间少,在他犯错时父母只会用打这一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就使得程程语言表达能力很弱,人际交往能力缺乏,家长的教育方式产生的消极后果,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挑战。 与家长多次交流之后,发现我的教育方法也出现了问题,由于我经常批评程程,使得程程犯错误的次数变多,总是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当发现这种方法不妥去改变时就已经不容易了,没有得到教师的正确引导,他总是采取消极的行为予以反击。 解决方法: 首先,接受并欣赏程程的独特性: 程程是一个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新鲜事物好奇心比较强、自控力比较差的孩子,而且他想和同伴交往却不知道该怎么做。从他的家庭背景来看,父母平时工作很忙无暇顾及他,与他交流的时间也少之又少,所以孩子平时在家过得过于自由散漫。而且父母与他交流最多的时候就是在他犯错误时,交流的方式就是暴力解决,这会让程程觉得只有不断地犯错误爸爸妈妈才会注意他,即使是挨打他也会不断地犯错误。 孩子们的成长是各不相同的,并且都有他们不同的长处。教师和家长都是孩子成长的观察者,需要做的是了解孩子的独特性,并接受它。从程程在班级里表现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坏孩子,只是表达的方式和其他方式不一样。老师和家长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家庭中,要做一个观察者,去发现程程感兴趣的东西,他可以独自做什么事情,以及他在做一件事情时需要从你这里得到什么帮助才能顺利完成,而不是你认为他不能作什么事情就立马去批评惩罚他。总之一句话,只有接受程程独特性,并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我们才能采取更多的措施来应对他的行为。 其次,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转变交流方式,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有目的,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我们需要的东西。对于3-6岁的儿童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温暖和安全,当他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出现不良行为。从程程的生活背景和在幼儿园的表现来看,他需要我们去关注他来获得安全感,这就告诉我们他的不良行为并不是真的要犯错误。所以作为家长,程程的父母需要多一些时间来陪伴他,多和他交流,学会表达对孩子的爱,不能只是满足他物质上的需要。和程程在一起的时候,要主动和程程分享快乐的事情,家长和程程轮流说,这样可以锻炼程程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陪着程程一起玩游戏,当程程专注于做一件事情时,即使他有做错的地方,也不要打断他,可以事后家长和幼儿角色互换,让程程自己去发现。程程做错事情的时候,教师和家长要停止对他大声喊叫或者长篇大论的说教,更不能打他,这个时候无论教师、家长还是孩子,我们都需要冷静下来,当我们足够冷静时可以把他叫到身边,先倾听一下他的想法,倾听之后要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不能做什么,如:应该像小兔子一样乖乖的坐在板凳上、应该像小鱼一样排队整齐、应该像小猪一样安安静静的躺着睡觉。作为教师在幼儿园里也要积极引导,帮助他找到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的技巧,告诉他和小朋友做朋友要学会礼让,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学会与小朋友们分享(快乐的故事,甜美的零食,好玩的玩具等等),来使得他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最后,专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惩罚:我们经常会在一个孩子犯错误时让他得到应有的惩罚,觉得只要惩罚了他就会意识到自己犯错误了,但在程程身上我发现并不是这样,刚开始他犯错误时我会批评他,并且告诉他妈妈,回到家妈妈会再“教育”他,结果我们发现这样的方式并没有什么效果,回到幼儿园他还是会跟以往一样。所以,当程程犯错误时我们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惩罚他,而应该是考虑当孩子出现这种问题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对于程程来说,小班阶段他还不能够独自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这个时候作为教师或家长给出解决方法,并不断提醒他应该怎么做。当程程和小朋友抢玩具别的小朋友不给他他就去打人家,这个时候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要停止说“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抢玩具不要抢玩具”这样的话,因为它不会起到任何的作用,这时候要让他知道自己犯了错误,需要真诚的向别人道歉,家长绝对不能偏袒孩子。在幼儿园里,教师也要把抢玩具这个事情和所有小朋友交流,要让小朋友们提建议,道歉之后还应该怎么做,一起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程程小朋友在跟排队走时总是爱自己往前跑时,教师也可以让所有的小朋友帮着一起想办法,因为他们可以想出很多好的办法,如在程程的前面和后面安排负责的小朋友来提醒他不要跑、当他跑时老师过去拍拍他的肩膀等。在解决上面所有的问题时,一定要记住不能惩罚他,要专注于解决问题,这样对孩子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帮助、尊重和鼓励。 效果与反思: 通过家校合作,我们和程程的家长发现了各自教育孩子方面的问题,正在不断地探索正确的教育方法,如:努力帮助他感觉到归属感、将事情分成小的步骤,鼓励他勇敢的迈出一小步、做事情成功时及时祝贺他。在我们改变的同时程程也在改变,犯错误的次数正在慢慢减少,积极地方面正在增加,如:当老师喊他的名字的时候,他会走向老师,和小朋友玩玩具的时候,他会主动将自己手中的玩具分享给其他的小朋友,会主动帮助老师搬板凳,和老师交流的时候虽然他不怎么会表达,但他会认真的回答教老师的问题,这一切的改变都说明程程也在慢慢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教师首先要去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了解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果是幼儿园里的需求,教师要帮助他去解决这个问题,如若与家庭相关联,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和家长共同解读,共同帮助他。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因此,教师作为教育的引领者,要努力建立与家长的合作关系,让孩子得到全方位的和谐发展。我相信,只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认真关注和帮助每一个孩子,再特殊的孩子也会变成最好的他。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