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研明方向 艺路生花绽芬芳 威海市中小学音乐学科课堂教学培训暨质量下乡百校行活动 |
|||||||||
|
|||||||||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新课程标准,引领学科教学教研活动有效开展,辐射带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整体提高,近日,威海市中小学音乐学科课堂教学培训暨质量下乡百校行活动,分别在文登区大水泊小学、临港区蔄山中学举行,各区市音乐教研员及300余名音乐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以“践行双减,聚焦素养”为脉络,通过课例研讨、经验交流和主题讲座,层层递进,精准发力,促与会教师一以贯之学思践悟,持之以恒细照笃行。 深耕新课标,践行新理念。小学音乐教研关注唱游为主的趣味教学研究,三节优秀课例各具特色,趣味性十足。文登区三里河小学王凤娟老师执教的《举杯祝福》一课,突出具身体验,营造拜访乌孜别克族的生活情境,巧妙解决歌曲重难点节奏型。荣成市赤山完小孟庆军老师执教的《老爷爷赶鹅》一课,在观白鹅走路、学白鹅叫声等游戏中,润物无声地解决了二声部演唱难题。威海市长征路小学姜丽老师执教的《那达慕之歌》一课,师生互动和谐美好,在唱游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了解了蒙古族音乐特点及相关文化。 中学音乐教研关注核心素养视野下的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教学研究,三节优秀课例属于同一类别,虽主题不同,但互相辉映,体现了大单元教学理念,研讨价值很高。文登区金山中学邢鹏老师执教了《凤阳花鼓》一课,学生在唱花鼓、敲花鼓、跳花鼓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凤阳花鼓的魅力。经区皇冠中学北校区的宫琳老师以感官体验为线索,采用师生合作的方式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四川民歌《采花》的学习中。乳山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王翠娜老师整合课堂内容,梳理知识结构,一领众合,带领学生们进入角色,在情境体验中不知不觉唱美了《黄河船夫曲》。 课例展示结束后,六位授课教师分别从整体设计思路、教学评一致性、核心素养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说课。由此,与会教师展开研讨,赞亮点、找不足、提建议,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与想法,真正做到了同进步,共发展。 分享先进经验,助力专业发展。围绕活动议题,四名音乐骨干教师进行了精彩纷呈的经验交流。文登区大水泊小学于芳老师的《用音乐为农村娃点亮梦想》;荣成市青山小学王燕清老师的《音阶为介小学低学段“视+动+唱”模式提升识谱能力的实践》;临港区蔄山中学许善强的《三新三立育五美》;威海市望海园中学刘芳芳老师的《全环境立德树人视域下音乐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四位老师的分享为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可学习、可借鉴的实际经验。 结合教学现状,解决热点问题。高区沈阳路小学张亚飞做了《钢琴即兴伴奏》专题讲座,让每一位与会老师对钢琴即兴伴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文登区音乐教研员王斌老师做了《基于新课标的音乐教学》专题讲座,精彩细致的讲解,为如何实施新课标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一体化育人指明了方向。 最后,市音乐教研员做《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音乐教学探究》专题讲座,着重从聚焦课程育人宗旨、加强艺术学科实践、探索基于素养表现特征的教学评一致性三方面做了深度解读。会议指出教学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希望老师们面对新形势要坚持学习,躬身实践,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并以发展的眼光,宽广的胸怀,务实的行动,积极投入到新课程的有效实施中,真正发挥育人作用,给与会老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心中有标准,教学有方向。本次活动的开展,既是城乡教师间相互交流、相互研讨、相互学习的过程,同时也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开辟了新途径。今后威海市音乐教学工作将逐步加大研究、培训力度,着力探索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让老师们在“做”中学,在“学”中思,奏响育人新乐章!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