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334”园本教研培养模式, 打造优质课程团队 | |||||||||
|
|||||||||
春寒夏暑,硕果盈枝,秋收冬藏,仓廪充实。课程团队的快速成长扎根于园本教研,我园课程建设以儿童为本,充分利用园内外资源,在长期的摸索和尝试中,建立了“334”园本教研模式:3种组织形式,推进教研高效进行;3个教研机制,保证教研任务顺利完成;4步教研流程,确保教研活动有效开展。伴随着“334园本教研培养模式”的进行,西苑中心幼儿园的课程团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探索形成了具有自然特色的教育模式,并着力打造优质课程团队,在反复的教研过程中既取得了一定的教研成果,也认识到许多不足。 一、课程团队的定位 我园的课程团队是以幼儿为教育对象,以一日保教实施为主要研究平台,以提高保教质量为目标而组成的骨干教师团队。通过“334”园本教研培养模式,探索出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模式和育人方法,开发出适合3-6岁幼儿的优质课程资源,全方位打造教师优质课程团队,并且能够辐射带动本园教师群体、乃至教研片区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 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解决教师教科研协同不足,教研缺乏深度交流的问题 (二)解决园本教研模式单一,阻碍教师教科研水平提升的问题 三、采取的举措和成效 (一)三种组织形式,推进教研高效进行 创新了混合式园本教研三种组织形式。一是,跨学科的领域整合,即将不同学科、不同特长的教师组成科研团队,充分发挥多元智能的作用,实现优质的教师资源共享。二是,跨时空的途径整合,即采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工具、资源,形成有共同理想的教研整体。三是,跨层次的形式整合,即灵活运用现场观摩、组团比赛、分享经验的形式,共同解决保教问题。三种组织形式,推进园本教研的高效运行。 (二)三个教研机制,保证教研任务顺利完成 一是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建立学习资源库,将优秀教育视频、课件、文章进行统一管理,将优秀教育资源辐射至全园。二是团队激励机制,在各类比赛、课题、成果研究过程中,根据教师能力及特点,组成研究型团队,打磨课程、研究课题、积淀成果,最终根据取得的成绩各成员有相应绩效奖励,这种激励机制将融合在每月绩效考核中。三是评价反馈机制,制定教研效果考核制度,集中对教研过程材料、总结材料、个案材料和成果等进行考核,采用教师自评、他评、互评等多元评价方式。定期进行课程审议和评价,动态更新与时俱进,不断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三)四步教研流程,确保教研活动有效开展 研究真现象,解决真问题。一是全面调研、确定主题,把真实有价值的教研问题呈现出来。二是制定方案、人人参与,定期开展“预设教研”和“随机教研”。三是扎实教研、确保效果,通过前期学习预热、独立思考、自我展示、认真反思等不同环节,将收获落实在一日生活中,内化为教师自身保教行为。四是总结提升、形成成果,将教研过程中的各类成果进行整理和总结,形成教研心得、教育案例、论文等,并通过各类平台进行发布与展示,鼓励投稿。 教研之路,任重道远,润泽教育,欣欣向荣。园本课程的教研目的在于不失底色,突显亮色,开拓创新的课程团队将会继续边实践、边探索、边改进,在宽松融洽的氛围中共同探究、共同分享,在团队协作中强弱互补、思想碰撞,在园本研修过程中,不断尝试与创新,梳理与总结,让园本课程为幼儿成长助力。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苑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