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十年巡礼>>幼儿园风采>>保教质量
幼儿在亲自然教育中成长
发布日期:2023-04-07 09:44 信息来源:威海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在大自然中孩子们打开自己的五官,去观察、体验生活,在实践中去思考、总结。孩子走进自然,体验和感受自然地的魅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园多年来秉承的“自由生长、自然生态、自主生活,让每一粒种子幸福成长”的办园理念,开展系列的亲自然教育。

    一、体验田园劳动之乐

充分利用幼儿园的1米菜园,”班级植物角和农村的优势,组织幼儿认识种子,培养幼儿探究种子的兴趣,认识生活中的种子,知道种子生长需要的条件,培养幼儿观察自然的能力。参与劳动,在田园劳动活动过程中,幼儿们能感受到植物的生长变化、动手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田间劳动培养了幼儿求实、严谨、条理、细致的科学态度。

    二、玩自然材料游戏

收集纯天然低结构的材料给幼儿更多的创作空间。大自然中的树枝,松果,鹅卵石,树叶,果实等都是孩子的游戏材料。幼儿与自然材料的游戏进行互动,获得情感、认知和能力的发展。在田埂上走平衡,在田野里放风筝,爬小山,捡花生,摘松果……蔬菜口渴了,幼儿们玩起“担水”游戏,教师与幼儿共同制作雪碧瓶,用一根木棍做扁担,孩子可学习农民担水,雪碧瓶的水可增加,可让幼儿在规定的路线中走,该游戏的开展不仅锻炼了幼儿的体能,发展了幼儿挑的动作,而且丰富了幼儿担水的体验,愉悦了身心。

芸豆种子成熟了,大班幼儿进行“种子排队”游戏,让幼儿数学学习生活化,孩子在摆弄种子的过程中获得了大小不同相同数目的种子排队,种子越大排得越长,固定长度大小不同的种子排队,种子越大需要的种子数越少,种子越小需要的种子数越多。孩子在给种子排队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感知了老师用许多语言都难说清的,长度、数目、种子大小三者之间的关系,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了孩子的体验。小班幼儿“捡豆豆”游戏,让幼儿学习用筷子捡大小不同的豆,在捡的过程中加深了幼儿对所捡豆豆的认识,而且锻炼幼儿小肌肉的发展。游戏的开展,加深幼儿对植物的认识,促进幼儿的交往,丰富了幼儿生活的体验,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进行多方面能力的锻炼。

    三、赏自然之美

大自然四季有不同的风景,有不一样的美,寻找春天,采摘荠菜夏日炎炎,树木郁郁葱葱,蚂蚁搬家,秋天落叶成果的果子冬天雪花飘飘,堆雪人打雪仗,幼儿感受自然之美。

四、探田园教育:田园里的油菜花开了,吸引着孩子们驻足观察,油菜花落了,油菜花哪里去了,生成一系列有关的探究油菜花活动。油菜花去哪里了,幼儿知道花变成种子的知识。《好吃的蔬菜》主题,教师组织幼儿在认识了菜园里的辣椒、小葱、大蒜、韭菜、青菜、空心菜、菠菜、 青菜、茼蒿、莴苣菜等蔬菜,开展画自己喜欢的菜活动、蔬菜印画活动、自制蔬菜拼盘、自制蔬菜沙拉等活动。

幼儿寻找身边的中草药,讲解,画、探秘中草药,初步感知中医药的魅力。新旧松果不同颜色,浮沉实验,小小松果中蕴含的知识。豆豆采摘,分豆豆,生豆芽感知温度水分对发芽的影响。教师根据幼儿“兴趣点”发现教育活动的“生长点”,生成新的活动内容推动幼儿核心素养的悄然落地

始于自然,不止自然;亲近自然,收获自然,探索自然,全面成长。


荣成市荫子镇中心幼儿园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