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简讯 |
|
威海市举行特殊教育“康复教学”研讨活动 | |||||||||
|
|||||||||
为进一步促进威海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际交流,推进国家倡导的“康教结合”育人目标,深化特殊教育课程改革,近日,威海市特殊教育“康复教学”研讨活动在威海市特殊教育学校举行。来自市直、文登、荣成、乳山的特教教研员、业务校长及骨干教师近40余人参加。 活动分为三项内容。首先是课例分享,威海特校及荣成特校分别分享听障课《足球脚内侧传接球》与培智课《国际儿童节》的课例展示,两位老师通过丰富的课程设计以及对教学过程的整体把握,展示了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发展设置的教学课程。 第二项经验交流环节,乳山特校分享《“康教理念”下智障学生康复策略探索与实践的研究》,详细讲解了项目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成果,充分展示了感统训练、蒙氏教育、康复游戏等特色方式融入课程带来的教学效果,出版的《普通话情景教学与测试详解》一书以及《言语训练》校本课程,创建了解决智障学生“生、韵、调”发音问题的有效方法,为其他特教学校提供了宝贵经验。文登特校分享《康教结合,助力残障孩子人生出彩——康教结合教学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从学校的常规教学到特色活动,再到送教上门、家校合作,展示了文登特校以生为本、一生一案、多元发展的特色教学成果。威海特校分享《手工康复活动——小海豚班手工课堂》,以课程标准为参考,从课堂实际出发,深入分析每个孩子情况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串珠子、穿线、编织等手工活动,促进学生手眼脑协调性,提高动手能力,稳定情绪状况,对帮助特殊儿童未来回归家庭、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的名师展示环节,威海第四期名校长人选孙治国分享《赋能康教融合,开启希望之窗》,通过创编康复韵律操,融入课程、融入节日活动等,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拓展了康复韵律操课程的应用价值。威海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孔金妮老师分享《告别小橡皮》,带来了一节优秀的课例示范。 此次交流研讨活动,促进了我市特教学校之间互融互通,为特教孩子的康复训练、多元化发展提供专业支持,为特教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