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简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威海市教育教学研究网>教科研简讯
聚焦儿童发展 幼小科学衔接
——威海市举行幼小衔接研讨培训会
发布日期:2024-12-20 14:53 信息来源:威海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浏览次数: 字号:[ ]

深化省幼小衔接实验区建设,持续推进全市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12月18日,“聚焦儿童发展·幼小科学衔接”研讨培训会在荣成市青山小学召开。各区市学前教研员、小学教研员,小学业务副校长幼儿园业务副园长等450余人参会。

教学观摩  学思结合

两个幼小衔接共同体的四位教师分别围绕“立体图形”和“分类”展示了课堂教学活动。荣成市第三实验幼儿园王美玲老师的科学活动《玩一玩,滚一滚》,让孩子们通过三个竞赛游戏,感知圆柱体和球体的外部特征,获得立体图形的认知经验,合作能力和学习品质等得到发展。高区丽景幼儿园孙菁老师的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分类》,引导孩子们通过操作熟悉的扑克牌,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感知和探究多角度分类的方法。荣成市青山小学徐东红老师执教《认识立体图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操作、验证来发现立体图形的特征,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高区山大实验学校王琦老师执教《逐层分类-分扣子》,以真实的任务带领学生初步了解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两组共同体教学活动展示,是小幼双方经过多轮次联合教研的成果,基于对大班和一年级儿童已有发展水平的科学分析,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深度解读,瞄定课程育人价值点,科学确定各自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探索适合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最佳学习方式,通过生活化、游戏化、综合化的教学方法,让与会教师感受到了不同学段的育人模式,为两个学段探索课堂深度融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智慧分享  对话成长

在经验成果交流环节,来自环翠区望府实验幼儿园、文登区秀山实验幼儿园、经区九龙湾幼儿园、市级机关幼儿园、乳山市第二实验小学幼儿园、临港区佳尚府幼儿园六所幼儿园分别从幼小衔接教研新样态、建构游戏中的数学学习、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数感培养、幼小衔接课程体系探索、发展精细动作做好前书写准备以及智慧收纳助力入学生活准备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各幼儿园以问题为导向,以幼儿的一日活动为研究点,站在儿童发展的立场上探索实践,为幼儿的全方面入学准备奠定基础,好的经验做法为全市幼儿园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来自威海市长征路小学、文登市文昌小学、经区崮山中学、临港区永乐路小学、乳山市第一实验小学五所小学的老师也分享了学校在幼小衔接“过渡性”课程的探索。全景式成长接力的四张衔接图、四点式“红·融”幼小衔接课程、衔而适,接有度-“适己”的小幼衔接路径;基于儿童视角“融+”课程以及“1+3”系列课程均聚焦入学适应期教育关键要素,立足现实问题的“真解决”、教育教学的“真需要”,为与会教师如何破解“入学适应”的难题打开了思路。

精粹总结  领航新思

会议总结部分市教研院学前和小学教研员分别针对学前和小学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提出指导性建议要将衔接重点落在关注儿童发展要有关注儿童发展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通过深度研读《指南》和《课标》,强化常态化、高质量、系统化的联合教研,将幼小衔接融入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和小学的课程实施中,真正实现过渡自然、衔接无痕。

市教研院分管领导强调,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学段深度合作的过程,要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整体性、可持续性。提高双向衔接的源动力在小学,核心在课堂,关键在教师,根本在于尊重、了解和支持儿童的主动发展。我市致力于将“科学衔接”的理念和行动贯穿于小幼双向协同上,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高质量的联合教研推动幼小科学衔接走深走实,帮助儿童实现平稳过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