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简讯 |
|
以课题引领青少年阅读素养发展向纵深处迈进 | |||||||||
|
|||||||||
近年来,威海市全面落实《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山东省促进青少年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深化实施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2018年启动全市普通中小学师生“大阅读”工程,全市20余万中小学生积极参与。2024年威海市整市入选国家级义务教育改革实验区,青少年学生读书深化行动成为实验区八项工作任务之一。为了进一步推动青少年阅读工程走深走实,威海市成立了以各学段语文教研员为核心成员的专项研究小组,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在阅读目标情境创设、选择合理多样的阅读材料、阅读素养表现型教学范式和阅读素养等级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力求形成可操作、可推广、有实效的阅读素养资源库、阅读素养模式体系及构建路径、阅读素养表现型教学范式和等级评价标准。以阅读素养带动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落实义务教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 2024年6月市教研院的《基于要素统整的小学生阅读素养培育模式研究》通过山东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立项。为更好地提升课题立论的完备性与准确性,9月21日课题组在威海经区长峰小学召开了开题会议,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薄存旭作为主要指导专家莅临指导。 薄院长对课题选题及研究方向给予高度认可,并从“要素统整”这一核心概念出发,提出要加强对影响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各个要素进行整合和系统化的研究,构建出一个全面、协调和有效的阅读教育体系。他结合课题组提出的研究重难点,通过具体案例进行了有效指导。强调,课题研究要加强“阅读结构化”研究;要注重对学生“元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与当下的数字技术相融合,提升“AI时代阅读”素养;要通过目标引领、评价先行的教学评一体化研究理念,引领学生形成“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形成新发现”的阅读闭环,努力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 目前,青少年阅读素养外显化的培育模式尚不成体系,开题会上的专家指导开启了阅读素养研究的新起点,打开了研究的新思路。下一步课题组将以《威海市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为行动指南,依托青少年读书项目化建设与专家引领,通过对阅读素养模式构建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阅读素养模式运用的资源建设、表现型教学以及等级评价进行深入研究,打造基于要素统整的“三位一体”复合型阅读素养培育模式。以课内外阅读教学为实践载体,构建、修改并完善阅读素养培育模式体系,以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手段检验阅读素养模式实施的科学性、合理性。 威海市教研院将通过高站位宏观统筹、多维度项目赋能、立体化平台支撑和全过程日常浸润的四项有力措施,实施“课程为基、课堂为翼、课题为引”的联动战略,扎实构建“全面——全员——全程——全学科”全阅读新样态,全方位提升学生阅读素养,让阅读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学习受益、学校品质提升的着力点和催化剂,助力“精致城市 幸福威海”的内涵发展。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