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趣味一刻钟 悦享大课间 | 威海市经区悦海小学:走出去,动起来!我的课间我做主 | |||||||||
|
|||||||||
课间活动是学生调节学习节奏、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推动“双减”政策的实施,让学生身心与智力协同发展,营造健康且充满欢乐的课间氛围,悦海小学以课题为引领,以安全性、趣味性、主动性、成长性为活动原则,打造“4+N+1”创玩课间项目,让学生在童玩童趣中,得以释放天性,增强体质,全面健康成长。 为强化学生体能,让学生在课间活动中收获快乐,享受成长。学校从“4”——微调活动时间、拓展活动空间、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四大方面精准实施;“N”——多元活动项目保证活动的丰富性;“1”——夯实课间活动评价保证快乐课间的持久性,以此引领课间新风尚。 01 “4”大方向保证有序开展 1.夯实高效课堂 保证活动时间 “微调”实则“大动”。看似只是微调活动时间,其实要对改变 课间管理制度、转变教师对于课间活动的观念认知等根基方面增强课间活动的主体意识。首先要保证课堂的高质高效,严禁教师拖堂现象,保证课间休息时间;其次,对早晨、 中午、活动课等长时间段进行精细划分,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 2.拓展课间活动空间,覆盖全场域 我校打造“ 室内 +室外” 360 度全场域的活动空间,让课间回归学生本位。具体分为两个区域: 室内区域,包括教室门前的个性游乐场、图书阅览室、书香大厅、短期植物养护的躬行园; 室外的区域,包括操场、体育馆、后花园、石铺路面游乐区、 长期农作物种植的童耕园、泡沫箱蔬菜种植的培绿园等。通过这种环境的设置以及开放促进课间活动更好地开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 3.丰富活动内容,提升交际能力 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扩大多元活动场地的基础上,对活动项目 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细致的设计,使课间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形成“静思悦智、净心悦劳、竞章悦体”四大课间特色, 以期达到释放天性的目的。 4.创新活动形式,夯实综合素养 为了让学生在课间活动中不是“ 一股新鲜劲儿” ,而是更加具有活动的持久性和坚持性,我校在活动形式上采取“传统+流行”“个体+集体”“课内+课外” 三位一体的模式纵深开展。比如,语文课结合四年级课文《陀螺》 ,开展自制陀螺、课间开展陀螺大赛的活动;通过课内外的有机融合,真正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皆教育的含义。 02 “N”种活动丰富创玩小课间 为强化学生体能,让学生在课间活动中收获快乐,享受成长。学校形成“静思悦智、净心悦劳、竞章悦体”三大课间特色,引领课间新风尚。 1.静思悦智——玩转智趣游戏 着力打造一楼开放式的阅读空间——阅澜庭。让学生随手有书读,将阅读当成课余爱好;在一楼大厅内还设置作品展览、视频展播等文化区域,真正达到阅读启智。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间活动,学校将教学楼前的石铺路面、楼内走廊进行设计打造,将包含健体、益智、趣味的传统地面游戏“ 画 ”进了校园, 以便给孩子们打造出门即可玩的“地面游乐园” 。“地面游乐园” 的三个区域各有所指,分别是单腿交叉跳的运动类游戏、跳房子的传统益智类游戏以及扔飞镖的趣味类游戏。 2.净心悦劳——融合校本课程 基于我校的特色乡土校本课程——四季耕读课程,将室外童耕园、室内躬行园、泡沫箱种植培绿园作为课间活动养护基地,班级以早晨、 中午、活动课的时间进行定期浇灌、除草、施肥等养护活动。根据节气和农耕时间进行播种、收获等事项,做到课间小养护大收获,充分提升劳动能力和欣赏大自然生命的审美能力。 3.竞章悦体——特色体育活动 为了强健学生体魄,我校开展特色跳绳和足球比赛。每月跳绳比赛,每学期年级足球联赛,旨在让学生将运动当成一种习惯。阳光体育时间,各个体育活动场地也对班级进行开放,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教室等等,供各个班级轮流合理使用,让学生在课余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03 “1”种评价促进持续活力 为促进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发展,学校以班级优化大师为引领的“逐浪少年”多元智能课程评价体系为依托进行评价。主要依据“身心健康”单项评价,分为每日、每周、每月、每年四个层次进行立体评价。在评价中调动激发学生、家长、老师的实施热情,提高其参与的主动性、创造性。 丰富的课间活动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生活的点缀,更是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关怀。悦海小学的“4+N+1”创玩课间项目丰富了多彩的课间时光,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课间动起来,把课间时间还给学生,让教育回归本质,让学生在丰富、开放、安全的环境中自由成长。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