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研院举办学前教育“主题活动的构建与实施”研讨活动 | |||||||||
|
|||||||||
为贯彻落实《2024年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精神,提升我市幼儿园教师主题优课设计与实施能力,转变育人方式,持续深化学前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近日,威海市学前教育“主题活动的构建与实施”研讨活动在荣成市第一幼儿园举行,各区市学前教研员、园长及骨干教师等 280人现场参会。活动分生活活动课例展示、经验交流和专题讲座三个环节。 生活活动课例展示环节,荣成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威海市高区实验幼儿园、荣成市观海路幼儿园三个单位分别进行了《去房车基地吧!》《会说话的“标识牌”》《我和皮影有个约定》的现场分享。教师们以幼儿的一日生活表现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其中蕴含的教育契机,展现了如何在生活点滴中实现保教融合,发挥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为参会者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范例。 经验交流环节,围绕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构建与实施、效果与反思,荣成市第三实验幼儿园、高区第一幼儿园、文登区金都实验幼儿园、环翠区环发幼儿园、高区丽景幼儿园、荣成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分别进行了《神奇的大自然》《嘟嘟嘟,车来了》《跟着图书去旅行》《树,你好》《高区印象》《玩玩乐》等主题课程的分享。各分享人依据幼儿年龄特征,结合园所资源现状,阐述了如何巧妙融合预设与生成,以儿童兴趣为导向、问题为驱动,构建出贴合幼儿发展需求的主题活动,完整呈现了从理念到实践的全过程,使在座教师对主题活动的构建有了清晰直观的认识。 专题讲座环节,威海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学前教育教研员以《幼儿园“主题优课”创建标准解读》为题,围绕背景与基础、问题与思考、设计与实施、收获与反思等四个方面,以主题课程《大美明湖》为范例,进行详细解读,帮助与会教师理清园本课程与实施背景、问题思考与主题活动、资源审议与课程实施等内容的逻辑关系,建构可操作、可落地的园本主题课程,有效助力教师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切实提升主题优课质量。 本次研讨活动是威海市对学前教育课程实施的深度反思与探索,为教师们带来了新的思路与启发。相信在此次活动的推动下,威海市学前教育工作者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在主题活动的探索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共同书写威海学前教育的新篇章。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