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课程思政 赋能立德树人 ——我市成功举办中小学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 |
|||||||||
|
|||||||||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全面推进中小学全员育人质量,3月28日,我市在临港区汪疃小学组织开展了威海市中小学课程思政教学研讨活动。本次研讨活动旨在深入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之中,深入挖掘各学科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各区市教研中心德育思政教研员、部分中小学校长、副校长、政教主任及骨干教师等2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交流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与心得。 齐鲁名校长汤文江作了“五育融合下的学校德育建设”主题报告。汤校长密切结合蜊江中学德育实践,引入一系列生动且极具代表性的生动案例,深入剖析了德育内在的价值内涵,分享了德育实施的成功路径,与会人员受益匪浅。在经验交流环节,威海市竹岛中学孙爱妮的《道德为基智为梁,思辨践行育未来》,经区五洲中学刘佳怡的《以精神谱系为魂,铸新时代德育之基》,乳山市冯家镇中心学校张浩的《“三花”铸魂育新人,红色课程绽芳华》,临港区汪疃小学于军华的《一体两翼促发展,立德树人为根本》,荣成市实验小学张晓丽的《立德树人为首,乡韵思政为先》,威海市武夷路小学倪红梅的《思想铸魂,具身实践》,高区神道口小学朱慧子的《深耕思政育人,构建协同教育生态》,经区曲阜小学张秋美的《四个“1”发力,重构学校德育课程育人新生态》,文登区三里河小学毕巍的《深耕“孝•行”沃土,为每一粒种子的萌发积蓄力量》,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学校课程思政的创新做法。 会议最后,市教研院德育(思政)研究室负责同志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我市课程思政教学及教研情况,并就我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强调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立德树人的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丰富德育载体,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向纵深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此次课程思政研讨会的成功组织,为全市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搭建了制度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标志着我市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迈向新台阶。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