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工作动态
精准把脉助推思行协同 深度研训助力聚势强能
——市教研院举行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评价课题研讨暨新教材培训活动
发布日期:2025-04-14 13:43 信息来源:威海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浏览次数: 字号:[ ]

为深化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推进教学评价改革,提升新教材的实施效果,近日,威海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评价课题研讨暨新教材培训活动在乳山市第二实验小学举行。各区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学校分管领导、骨干教师及课题研究教师共计200余人参与活动。

课例展示  示范启思

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幸福一家人》为例,磨课团队展示了包含“单元设计-课堂实施-单元反思”整个单元课例研究与实践的历程。首先,文登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田晓玲老师进行单元教学整体设计介绍,利用“金字塔”模型,形象生动地分享了从大概念提炼到学习活动设计背后的理念与思考;随后,威海市南山小学兰群、乳山市第一实验小学姜燕、文登区实验小学邢琳三位老师分别执教《家人的爱》《让我自己来整理》《再来学一招》公开课,三节课以“创建幸福小屋”为情境驱动,以“争星”评价贯穿始终,“‘教-学-评’一致性”在这三节课中得到落实;最后,环翠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林青老师从单元设计的系统性、评价的多元化、活动的丰富性和灵活性三个角度,结合课堂片段,进行了单元教学反思说明。一个完整流程的单元教学展示,给参会教师提供了借鉴与参考,也带来了反思与启示。

教材解读  明晰方向

来自荣成市、高区、经区的三位老师分别围绕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其余三个单元的整体教学研究与实践进行了经验交流。荣成市寻山完小张君丽老师对第一单元《我有新面貌》进行解读,通过进阶式学习与深度体验活动,助力学生实现道德认知的自主建构;高区后峰西小学王美富老师对第二单元《我们一起长大》进行解读,关注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实现教学设计与核心素养的有效对接;经开区海南路小学车路琰老师对第四单元《争做中国好儿童》进行解读,让核心素养在持续深入的认知体验中、在全过程的跟进评价中得以有效落实。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三位老师充分发挥了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善功能,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以评育人。

榜样引领  激励前行

两位青年骨干教师兰群和邢琳老师分享了参加省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和国家精品课程比赛的宝贵经验。她们从赛前准备、教学设计、课堂展示到赛后反思,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述,参会教师深刻感受到了她们在教学道路上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同时,乳山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兰頵老师进行了主题为《传承钉子精神,解锁成长密码》的红色宣讲,她紧扣“钉子精神”这一核心概念,通过引入真实生活情境与时代鲜活案例,引导学生深度剖析雷锋“钉子精神”内涵,探寻其蕴含的成长智慧与力量。现场师生在思考与交流中,积极探讨如何将“钉子精神”转化为个人成长的动力,并融入日常学习与工作中,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专题讲座  共促发展

威海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作了题为《大概念统摄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的专题讲座。从大概念的内涵、单元教学评价的意义和原则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并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评价体系。此次讲座为参会教师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有助于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创新。最后,针对单元优课资源的开发,教研员从组建创课团队和研究内容两方面进行了说明。

本次活动实现了理论引领与实践创新的双轮驱动,为威海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教学注入新动能。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继续以单元教学研究为载体,以评价改革为抓手,推动新教材从“落地”走向“生根”。下一步,全市将持续搭建区域教研协作平台,落实教育教学改革行动项目,推动课题研究成果转化,助力构建“有魂、有根、有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新生态,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贡献威海智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