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简讯 |
|
威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旅游类专业基于学情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文登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召开 | |||||||||
|
|||||||||
2025年4月16日,威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旅游类专业教师齐聚文登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展了一场以“聚焦学情探路径,深耕课堂提质量”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活动通过公开课展示、教研员专题讲座、企业实地考察、行业专家分享四个环节,探索职业教育课堂创新与行业需求深度对接的有效路径,为旅游类专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山河为媒,诗意导游赋能课堂 威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徐琳老师执教的《雄奇险秀的山地景观》一课,打破传统导游课堂的边界,以“山河为教材,化地理为诗行”。课程融合AI技术,让学生“沉浸式”体验黄山奇松、华山险峰等景观,同时结合古典诗词和地质科学,引导学生在虚实相生的情境中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这堂课让我明白,导游不仅是风景的解说者,更应是中华山河故事的讲述者。”一名旅游服务专业学生课后感慨道。 非遗入课,指尖技艺激活传承 威海市水产学校戴涛老师呈现的《主题花饽饽设计》则彰显职业教育对非遗活态传承的担当。课堂以胶东花饽饽非遗工艺为基底,融入现代设计思维:学生通过AI小程序建模构思“八十大寿”“金榜题名”等主题造型,再围绕“意、形、色、用”四大方面实现主题设计与精准塑形的结合。“我们希望学生不仅掌握技艺,更能创新应用,让非遗文化在餐饮旅游产业中绽放光彩。”戴涛老师表示。 走进天沐,触摸产业脉搏 当日下午,与会教师走进威海天沐温泉度假区,深入了解度假区的运营模式、服务标准及人才需求,感受旅游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态势。天沐温泉度假区人事总监赵锦玲带来的《探秘威海天沐温泉度假区:酒店运营管理与职业教育人才需求对接》《天沐餐饮特色解析及餐饮专业产教融合的深度实践》,分析了当前温泉度假酒店行业的人才需求趋势,强调职业学校应加强学生服务意识、智慧化数字化运营能力、多渠道营销能力及跨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让“产教融合”从概念化为具象。 此次教研活动立足学生发展实际,通过"基于学情、以学定教"的课堂改革实践,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基于学情的教学创新范例,更构建了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中等职业教育旅游类专业正以学情分析为基础,以课堂革命为抓手,以产教融合为路径,推动文旅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升级,为区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人才供给。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