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简讯 |
|
共探贯通培养新路径 齐谋一体化育人新生态 --市教研院举办初高中思政“同课异构”联合教研活动 |
|||||||||
|
|||||||||
为进一步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探索一体化视角下初高中贯通培养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进阶提升,4月1日,威海市初高中思政“同课异构”联合教研活动在乳山一中举行。此次活动聚焦“基于核心素养的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进阶式教学”主题,通过课堂展示、课例研讨、专题讲座等形式,共研初高中贯通培养的有效路径。全市初中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研员、思政骨干教师共200余人参加活动。 课堂实践:同课异构展风采,初高衔接显智慧 威海环翠中学丛伟老师执教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依法行使权利》,以“你的小确幸”、“我的小烦恼”串联情境和学生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权利行使的边界与社会责任;威海实验高中李佳琦老师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为题,围绕“小李同学的AI体验之旅”,结合民法典,组织学生探究法律如何在保护权利的同时防止权利滥用、如何平衡个人自由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两节课同一主题,立足不同学段学情,呈现了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思辨的螺旋上升路径,充分展示了我市初高中思政一体化建设的优秀成果,为初高中贯通培养提供了生动范例。 深度研讨:专业引领明方向,思维碰撞促提升 市教研院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及初高衔接的浅思考》为题,强调初高中教学需立足核心素养进阶目标,构建“内容衔接梯度化、方法过渡递进化、思维培养系统化”的贯通体系。市教研院高中思政教研员以《向上生长,向下扎根》为题,立足中高考改革背景,解析学段贯通培养的原则和特点,并为初高中思政一体化进阶式发展提供具体策略和建议。 乳山教研中心高中思政教研员高飞老师进行《让思维在课堂中看得见》专题讲座,提出以“思维可视化”为导向,构建知识、能力、评价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向上链接:多元共享聚合力,协同发展谱新篇 下午分会场,聚焦“高中与高校双高链接”开展“同研大学一本书”读书交流活动。威海二中正高级教师刘中山分享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倡导教师既要深耕课堂实践,又要提升理论素养,实现教学与研究的双向赋能。市直“同研大学一本书”读书团队开展法学专题读书交流,以高校教材《法学概论》为研读文本,创新“理论研读+课例展示”形式,结合高中教学实践研读高校教材,通过研读高校教材探高中教学之理。 守正创新:锚定一体化培养,共筑育人新生态 此次活动为初高中思政教师搭建了交流平台,增进了不同学段间的了解与合作,是我市推进初高中贯通培养的一次创新实践。今后,市教研院将持续聚焦学生核心素养贯通培养,开展跨学段、跨校际联合教研活动,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共进”教研新样态,形成“初高一体、高高进阶”全链条育人体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