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工作动态
山东教育报为我市中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实践点赞
发布日期:2025-05-06 15:57 信息来源:威海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浏览次数: 字号:[ ]

日前,山东教育报以“威海市探索基于学情驱动中职学校教改‘新引擎’”为题,聚焦我市中职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举措。

4月18日,威海市水产学校一场“学情驱动教学”的中职课堂教学研讨会引发热烈反响。来自全市各中职学校的200余名教学工作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及教学骨干,通过“课例解剖+专家会诊+实战演练”的三维研修模式,共同探索职业教育课堂改革新路径。

研讨会两节独具特色的公开课拉开序幕。威海市水产学校殷慧超老师在《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电路》教学中,引入真实工作情境,借助虚拟仿真技术还原电路设计与故障排查过程,通过分组协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文登师范学校江肖洁老师的《原电池的奇妙世界》则以“问题链”驱动探究式学习,结合沉浸式实验,精准对接学生认知水平与岗位需求,让抽象化学知识在互动中自然生成。

评课环节中,专家提出要着力打造“三阶递进”中职课堂教学改革路径:课前构建学情数据库,通过精准画像明确学生基础;课中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实现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深度融合;课后形成个性化评价图谱,为后续教学优化提供依据。

随后的集训环节,参会教师按学科与专业分为6个小组,围绕“教学设计优化”与“模拟课堂演练”展开实战研讨。本年度省优质课参赛选手依次进行15 分钟“微课堂”现场展示,教研员与观摩教师共同点评、打磨课例,将“基于学情的课堂教学”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策略。这种“接地气”的研修模式获得与会教师的一致点赞:“学情分析不再是理论概念,而是能真正指导课堂设计的‘指南针’。”

近年来,威海市职业教育教研立足区域产业需求,从机制、模式、资源三向发力:确立“研-教-评”一体化体系,深入研究和把握学情,推动课堂从教师中心向以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转型;对接行业标准与技能大赛,将真实生产场景融入教学;搭建常态化教研平台,促进教师跨校交流与协同创新。

此次研讨会是威海市全面贯彻落实山东省中职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举措,体现了“三教改革”背景下威海职教教研的“精准突围”。以课堂革命为抓手威海持续推进学情驱动的教学改革,着力打造职业教育“齐鲁工匠”培养高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