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研院组织开展地理学科普通高中高考备考暨初高中“同课异构”研讨会 | |||||||||
|
|||||||||
为优化新高考背景下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策略,进一步探索初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衔接方法,9月25日,威海市地理学科高考备考暨初高中“同课异构”研讨会在荣成市第三中学举行,全市初高中地理学科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共计320多人参加培训。 本次会议聚集初高衔接和高考备考两大主题,通过初高中“同课异构”课例展示、初高中衔接策略研究以及高三一轮复习备考实施建议等,为初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衔接和高三一轮复习高效备考指明了方向。 “同课异构”课例展示围绕“气候的分布、特征和成因”主题展开。威海实验中学北校区张艳老师、荣成市第三中学赵琨老师分别执教课例《燕舞南北·气候探因》、《尺度视角下气候的成因与分布分析》,两节课例立足各自学段的学情,体现地理思维的进阶培养和素养的螺旋提升,并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典型的初高中有效衔接和高考精准备考教学范例。 威海高区神道口中学张开红老师和山东省文登第一中学孙丽蓉老师分别做了经验交流,系统展现了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实践路径,强调通过问题驱动、案例探究和学段协作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逐步提升。荣成市第三中学于慧老师带来专题讲座《大单元·深学习: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新策略》,系统分享了高三一轮复习大单元深度学习的案例设计流程,从学科逻辑、微专题剖析到情境化教学实施,为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实践路径。 最后,市教研院高中地理教研员以《核心素养导向下初高中地理衔接的教学建议》为题进行专题讲座,从“学习起点”“学生认知规律”“新课改形势下中高考命题方向”等角度,深入剖析了初中与高中地理教学之间的差异与内在联系,从研究必备知识的衔接点,聚集关键能力的提升点、学科思维的进阶与深度学习等方面,为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建议。 本次活动在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贯通培养、山东新高考教学备考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推动了“教学共研”“资源共建”“成果共享”,为优化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策略和实现初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衔接奠定了基础。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